[发明专利]充电控制系统、充电仓及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5865.8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2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文;吴海全;曾祥飞;杨卉;谢光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卓文君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充电仓及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电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充电仓的充电电源状态;控制单元,与充电信号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充电电源状态调整向充电仓中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其中,使用无线充电方式为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小于使用有线充电方式为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本发明实可以实现对当前充电仓的充电电源状态的判断,从而确定当前是无线充电模块有效、无线充电模块有效还是同时有效,之后则可以通过控制单元完成对充电电流的限制,使得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有效的限制无线充电的充电电流,从而可以降低无线充电时的功耗,减少散热,达到防止出现过温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耳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充电仓及充电方法、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蓝牙耳机使用续航时间以及使用便捷性,现在市面上推出了具有充电仓的蓝牙耳机,通过先给充电仓充电,然后再给耳机充电的方式,极大的延长了蓝牙耳机续航时间。现阶段,给蓝牙耳机充电仓进行充电的方式主要包括了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部分蓝牙耳机充电仓同时具备了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的功能。但是,对于同时具备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蓝牙耳机充电仓而言,在采用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时都会采用一个固定的充电电流的方式完成对蓝牙耳机充电仓的充电,从而会导致无线充电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等情况,从而带来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控制系统,能够解决同时具备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蓝牙耳机充电仓在而无线充电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还一种充电仓、充电方法以及用于执行上述充电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包括:
充电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充电仓的充电电源状态;
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信号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状态调整向所述充电仓中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其中,使用无线充电方式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小于使用有线充电方式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充电信号检测单元可以实现对当前充电仓的充电电源状态的判断,从而确定当前是无线充电模块有效、无线充电模块有效还是同时有效,之后则可以通过控制单元完成对充电电流的限制,使得在对充电仓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有效的限制无线充电的充电电流,从而可以降低无线充电时的功耗,减少散热,达到防止出现过温的情况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信号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分压单元,具有第一接地端、第一电压连接端和第一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压连接端用于连接有线充电模块的供电端和无线充电模块的使能端,所述第一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第二分压单元,具有第二接地端、第二电压连接端和第二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二电压连接端用于连接无线充电模块的供电端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端与地线连接;
第一开关单元,具有第一开关连接端、第二开关连接端和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一开关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受控端与所述第一公共连接端连接;
第二开关单元,具有第三开关连接端、第四开关连接端和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三开关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连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受控端与所述第二公共连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信号检测单元还包括:
第三分压单元,其具有第三接地端、第三电压连接端和第三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三电压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接地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三公共连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5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