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PTC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5917.1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3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邱传贡;马树辉;薛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蜂窝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06;H05B3/03;H05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石延雪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ptc 加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PTC加热器,包括有蜂窝PTC,所述蜂窝PTC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中贯穿有杆件,所述杆件位于蜂窝PTC下方的外壁从下至上依次套设有弹簧介、介子和垫片,以及位于蜂窝PTC上方的外壁从下至上依次套设有第二电极、陶瓷垫圈和第一电极,所述杆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紧件,本发明涉及蜂窝PTC加热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传统蜂窝PTC加热器件结构设计缺陷,常常出现有电极烧坏,短路等不良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蜂窝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蜂窝PTC加热器采用上下塑胶座夹紧中间的陶瓷蜂窝和陶瓷蜂窝两面用二个大外径的金属导电片,塑胶座四周用四颗以上的螺丝收紧来固定蜂窝PTC和金属导电片从而实现通电使蜂窝PTC发热的功能,其结构在高温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隐患: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聚合物大分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引起分子链断裂,分子量降低或大分子结构改变等化学变化,使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甚至失去使用价值。蜂窝PTC正常工作时,温度均≥200℃,长期大于≥200℃温度环境下加快塑料固定座变脆变形速度,变脆后塑料固定座无法让导电金属片和陶瓷蜂窝紧密接触,固定座失去了使用价值及意义,故传统蜂窝PTC在市场使用时经常出现电极接触面出现抢弧打火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塑料老化变形导致电极接触面与蜂窝无法充分接触出现电弧抢弧、电火花等不良,大大缩短了蜂窝PTC加热器使用寿命。
塑料固定座是有机物,蜂窝PTC是陶瓷,两者在受热过程中,各自的膨胀系数不同,塑料固定座的膨胀系数大,蜂窝PTC膨胀系数非常小,当两者在硬接触条件下易造成塑料固定座受热膨胀后,收紧的螺丝出现松动,翻松后的螺丝无法固定塑料固定座将蜂窝PTC与导电电极片充分接触,导致导电电极片接触面与蜂窝无法充分接触出现电弧抢弧、电火花等不良。
比如:传统外径Φ50mm蜂窝PTC加热器,导电电极片为外径Φ50mm,接触面2.5MM的宽度,中间内径Φ45mm被冲空,使用时环形面积大,金属导电电极片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当接触面出现变形就不能与蜂窝PTC表面接触充分,经过无数次电弧抢弧,造成打火产生产品损坏,安全隐患。
导电金属片环形面积大,高温使用时易变形,塑料固定座在≥200℃温度长期使用环境下,易变脆导致变形,蜂窝PTC加热器、导电金属片、塑料固定座三种材料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踪上所述导致产品使用寿命局限在于塑料固定座的材质,塑料固定座受温度影响导致老化变形,蜂窝发热器使用过程中产生导电金属片与蜂窝PTC局部接触不良,产生不断连续抢弧,导致打火造成成产品损坏,蜂窝PTC短路等安全隐患。
传统蜂窝PTC表面没有涂层,表面粗糙,容易有静电吸附其他物质到表面,当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容易造成堵塞蜂窝孔堵塞,影响到出风效果,极有可能在电弧抢弧时引起燃烧,存安全隐患;
传统蜂窝最少需要四个或更多螺丝固定,在安装时需要对角匀速不停变换位置收紧螺丝,过快或一步到位容易造成电极片变形或对蜂窝造成伤害,其中一个螺丝没有收紧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造成通电时出现电弧抢弧有可能;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传统蜂窝器件结构设计缺陷,常常出现有电极烧坏,短路等不良现象,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蜂窝PTC加热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蜂窝PTC器件结构设计缺陷,常常出现有电极烧坏,短路等不良现象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窝PTC加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一种蜂窝PTC加热器,包括有蜂窝PTC,所述蜂窝PTC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中贯穿有杆件,所述杆件位于蜂窝PTC下方的外壁从下至上依次套设有弹簧介、介子和垫片,以及位于蜂窝PTC上方的外壁从下至上依次套设有第二电极、陶瓷垫圈和第一电极,所述杆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蜂窝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蜂窝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5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