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4826.4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1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伟;陈菊香;刘滨;朱元广;康永水;薛皓元;刘泉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代春茹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透明 地质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以及 处理 设备 | ||
1.一种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处理设备构建目标煤矿区域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围岩力学参数数据库以及地应力数据库;
所述处理设备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三维模型包括三维钻孔模型以及三维地质模型;
所述处理设备在所述数据库和所述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和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配套的地质力学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数据库,包括:
所述处理设备通过针对所述目标煤矿区域展开的室内试验处理、支持向量回归优化算法开展反分析处理以及现场收集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不同参数以形成所述围岩力学参数数据库,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不同参数具体包括不同岩层的编号、岩性、三维坐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孔隙率、容重以及软化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数据库,包括: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现场地应力测试得到的矿区地应力测点数据;
所述处理设备在所述矿区地应力测点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进行反演分析,获取矿区区域地应力分布数据以形成所述地应力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演分析包括以下处理内容:
将实测地应力作为输入变量带入到最优模型中,输出最优边界条件,并将所述最优边界条件加到所述最优模型上再次进行应力计算,得到整个模型及断层的应力状态;
从所述整个模型及断层的应力状态中选取1500~2000个不同深度的数据点,其中,每个数据点包含三维空间坐标,还包括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在所述数据库和所述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和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配套的地质力学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
所述处理设备在所述数据库和所述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对象-关系数据管理技术及属性数据管理技术,构建基于Web3D开发的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和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配套的地质力学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配置有主界面上的系统设置菜单,通过所述主界面上的系统设置菜单提供包括模型的显隐、模型透明度、地表透明度和地下模式的显示场景及其参数的调整设置;
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在场景设置中,通过滑杆调整地表遥感影像的透明程度,或者,通过开启地下模式,以进入内部的方式从下向上的视角进行浏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力学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力学参数搜索功能、地应力场搜索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统计分析功能、空间查询量算功能以及用户管理功能。
8.一种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的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目标煤矿区域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围岩力学参数数据库以及地应力数据库;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三维模型包括三维钻孔模型以及三维地质模型;
第三构建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库和所述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所述目标煤矿区域的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和所述煤矿透明地质模型配套的地质力学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
9.一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48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软梯提升器及其作业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