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90MPa级别高成形性热镀锌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296954.2 申请日: 2022-10-19
公开(公告)号: CN115612934A 公开(公告)日: 2023-01-17
发明(设计)人: 郭强;郑连辉;吴庆美;缪心雷;王玉斌;佟皑男;夏晶;王少新;张保田 申请(专利权)人: 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02 分类号: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8;C22C38/38;B22D11/12;C21D1/26;C21D8/02;C21D11/00;C22C33/04
代理公司: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代理人: 白楠
地址: 116000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590 mpa 级别 成形 镀锌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汽车用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90MPa级别高成形性热镀锌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C:0.05%~0.09%,Si:0.5%~0.9%,Mn:1.0%~1.8%,P≤0.02%,S≤0.01%,Al:0.02%~0.06%;Cr:0.3%~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而且满足:w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与常规DP590相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延伸率(A80纵向)可提高20%以上,n10‑20/Ag值可提高22%以上,扩孔率可提高28%以上,材料冲压延展性、翻边成形性同步提升。使用现有常规炼钢、热轧、冷轧、热镀锌产线,生产出满足复杂零件拉延、翻边凸缘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可以替代常规DP590和DP490,拓宽双相钢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90MPa级别高成形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降低温室效应,保护地球环境,强化对CO2排放量的限制,有助于低燃料消耗的汽车车体轻量化成为现代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由于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具有屈强比低,初始加工硬化率高,良好的强度和延性匹配、较好的烘烤硬化性能以及较高的碰撞能量吸收能力等特点,满足了汽车车体轻量化、冲撞安全性和耐锈蚀性等要求,正在被广泛地应用。

热镀锌双相钢板的冲压成形主要包括拉延成形和翻边成形。从目前各个汽车加工配套厂和主机厂反映来看,汽车零部件逐渐由简单成形转变为复杂成形,要求材料兼具更高的延伸率、加工硬化率n值和扩孔率。

但是,现有的590MPa级别热镀锌双相钢无法满足有复杂拉延和凸缘翻边成形要求的零部件冲压要求,出现冲压开裂问题,尤其是对于某些具有较大翻边特性的零件,出现很多拉延开裂和/或翻边开裂现象,已经成为目前行业难题。

CN 103146992 B公开了“加工性优良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主要化学成分为C:0.05~0.3%,Si:0.01~2.5%,Mn:0.5~3.5%,P:0.003~0.1%,S:0.02以下,Al:0.01~1.5%,组织主要包括20%以上铁素体,10%以下马氏体,10%~60%回火马氏体及3~10%残余奥氏体。一方面,为了提高延伸率和扩孔率需要采用淬火-配分QP工艺得到回火马氏体和细化的残留奥氏体,即从750℃冷却至(Ms点-100℃)~(Ms点-200℃)的温度区域,再加热至350~600℃。对于传统热镀锌产线必须投入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再加热设备实现再加热功能。否则无法在传统热镀锌产线实现大批量生产。且此工艺需要投入更大的电能,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未提及如何解决高Si时带来的表面质量问题。

CN 107099739 B公开了“抗拉强度600MPa级低成本高扩孔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0.15~0.2%,Si≤0.30%,Mn:0.8~1.0%,P≤0.02%,S≤0.01%,Als:0.02~0.05%,Ti:0.01~0.03%,N≤0.0060%。抗拉强度:600-650MPa,下屈服强度500-550MPa,主要采用炼钢-热轧工艺控制,采用高碳设计(C:0.15~0.2%),虽具有较高的扩孔率,但屈强比较高,不利于材料冲压成形,且未涉及热镀锌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90MPa级别高成形性热镀锌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提高延伸率、扩孔率,材料冲压延展性、翻边成形性同步提升,满足复杂零件拉延、翻边成形性和耐腐蚀性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590MPa级别高成形性热镀锌双相钢,所述热镀锌双相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6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