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7347.8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仝昭昭;宋正伟;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美纵信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唐应梅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热管 水系 联合 空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包括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热管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室内的第一蒸发器和室外的第一冷凝器以及室外的散热风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构成第一冷媒循环回路,散热风机用于对第一冷凝器进行散热;水氟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室内的第二蒸发器和室外的第二冷凝器以及位于室外的冷水机组,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构成第二冷媒循环回路,冷水机组用于对第二冷凝器进行散热;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根据室外温度,开启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制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相关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对数据中心行业能耗要求进一步提高,单纯的水氟换热系统已不满足数据中心的能效需求,多联热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节能措施。多联热管技术室外机与室内机直接相连,无中间换热部件隔离,利用室内外温度差为驱动力、相变技术,将机房内热量带出室外,换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由于热管多联技术受室内外温差影响较大,夏季、秋冬季制冷量不足,因此单一的水氟换热系统和单一的多联热管换热系统都很难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的室外环境,能够自取采取一种能效最优的控制系统,最大化降低数据机房的运行能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方法,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包括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热管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室内的第一蒸发器和室外的第一冷凝器以及室外的散热风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构成第一冷媒循环回路,散热风机用于对第一冷凝器进行散热;水氟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室内的第二蒸发器和室外的第二冷凝器以及位于室外的冷水机组,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构成第二冷媒循环回路,冷水机组用于对第二冷凝器进行散热;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根据室外温度,开启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制冷。
本发明的数据中心多联热管与水系统联合供冷空调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开启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制冷,这样相对于单一的冷却系统而言,能够随着室外环境的变化,选择更优的冷却系统,进而保证充足的冷量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例如,冬季采用模块多联热管技术供冷、春秋季采用模块多联热管技术优先换热,水氟换热系统进行补冷,夏季采用水氟换热系统进行供冷,利用两套系统运行能效最优,最大化降低数据机房的运行能耗,降低碳排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外温度,开启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在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启热管换热系统进行制冷;在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水氟换热系统进行制冷;在室外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热管换热系统和水氟换热系统进行制冷;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美纵信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创美纵信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7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