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cosSYST程序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0905.1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尹;熊彬富;王贺;沙会娥;孟召灿;全国萍;余慧;赵强;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35;G06Q50/06;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用型 辅助 变量 det cossyst 程序 耦合 动态 特性 分析 方法 | ||
1.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cosSYST程序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离散动态事件树的DET仿真模型,根据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类型,通过增加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方式修改cosSYST程序输入文件的TRIP数据块内容;其中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为变量型或逻辑型;这里的DET仿真对象为核电厂系统、设备或人员操作,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通过cosSYST中的TRIP变量控制;TRIP变量的逻辑值分为真True,假False;DET仿真对象的TRIP变量的空间向量其中n为DET仿真对象数量,si代表第i个DET仿真对象所对应的TRIP逻辑值;即
S2、确定DET仿真对象应用于cosSYST程序的仿真时间和仿真时间步长,并运行cosSYST程序;此时的DET仿真对象为核电厂始发事故的分析对象,按照确定论分析方法编程模拟核电厂事故的初始cosSYST程序输入卡文件input.dat和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estart.in,在第一个仿真步长结束之后,input.dat文件不再需要,其数据会记录在输出文件restart.bin里,在后续的每次仿真中输入文件为再启动计算文件restart.in,其中cosSYST程序要求初始输入卡文件名称“input”和再启动计算文件名称“restart”不能更改,“.dat”和“.in”代表文件类型;
S3、根据cosSYST程序输出仿真时间步长的结果文件,解析结果文件获取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S4、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并依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取cosSYST程序回溯再启动的cosSYST再启动号;上述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的具体方法如下:第①步:根据步骤S3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第②步:判断仿真时间步长是否存在分支;若不存在分支,则更新cosSYST程序初始的再启动文件restart.in中的仿真时间,cosSYST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为结束时仿真时间与cosSYST程序的仿真步长之和,然后以更新后的再启动计算文件restart.in和结果文件restart.bin为输入,再次运行cosSYST程序;第③步:若存在分支,则通过解析结果文件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最小时间,然后根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得与其cosSYST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对应的cosSYST再启动号;这里的DET回溯再启动号识别方法如下:第(1)步:根据DET分支时刻获取的TRIP触发时间集合,识别其中最小触发时间TRIPTimemin以及TRIPTimemin对应TRIP变量,比较并选择TRIPTimemin对应的TRIP变量中最小TRIPNummin的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进行分支;第(2)步:判断TRIPTimemin对应的DET仿真对象是否为单次状态转移类型,若是则执行第(4)步;否则执行第(3)步;第(3)步:本仿真步长DET仿真对象发生多次状态转移,解析trip.plt文件中所有的TRIP信息块信息,比较获得其中本步长DET分支仿真对象最小的状态转移时刻,并赋值给TRIPTimemin,然后执行第(4)步,这里的trip.plt文件是cosSYST输出结果output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里面包含了在input.dat文件中设置输出的所有TRIP变量的信息,该文件名“trip”可以在input.dat文件中设置任意名称符合cosSYST程序要求即可,“.plt”代表文件类型;第(4)步:将TRIPTimemin替换{TRIPT 1,TRIPT 2,…,TRIPT N}中对应的元素,然后执行第(5)步;第(5)步:计算DET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StepNo,这里的StepNo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Δt=CpuTimemax×rstStepFreq
其中:StepNo: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最小TRIP触发时间TRIPTimemin计算的cosSYST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CpuTimemax:cosSYST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CPU最大仿真步长时间;INT[]:取整函数;rstStepFreq:cosSYST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再启动频率;TRIPTimemin:当前cosSYST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t:cosSYST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
S5、确定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更新cosSYST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并生成用于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cosSYST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这里的cosSYST再启动文件的更新方法是在每个cosSYST仿真步长结束,需要按照以下两类情况更新再启动文件:①DET分支不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此时的cosSYST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为:第1步:将当前节点cosSYST再启动文件中的calcCtr数据块的rstNo再启动号更新为本次仿真步长仿真结果output.dat文件中最后一个再启动编号rstNoLast;第2步:将当前节点cosSYST再启动文件的calcCtr数据块中的endTime仿真结束时间按下列公式更新;SendTime=endTime+ΔT;其中:endTime:cosSYST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也即当前节点结束时的仿真时间;△T:cosSYST程序的仿真步长;②DET分支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此时的cosSYST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如下:第1步:将当前节点cosSYST再启动文件restart.in中rstNo再启动号更新为ResNum;第2步:将当前节点cosSYST再启动文件restart.in中endTime仿真结束时间按下列公式进行更新:
其中:INT[]:取整函数;TRIPTimemin:当前cosSYST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t:cosSYST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T:每次cosSYST程序的仿真步长;第3步:分类更新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信息;
S6、依据DET分支时刻确定cosSYST程序回溯再启动时间,并以更新后的成功和失败再启动文件为输入,结合当前仿真步长cosSYST计算结果文件,回溯执行cosSYST程序,完成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下一个仿真步长的模拟;
S7、循环步骤S2-步骤S6的过程,一直到仿真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仿真任务时间,DET与cosSYST程序的动态耦合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cosSYST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cosSYST输入卡文件input.dat中除按照确定论分析方法编程模拟核电厂事故的数据之外,还需设置将所有TRIP变量信息输出,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estart.in文件内容包括①cosSYST程序processCtr数据块,用于设置再启动计算;②cosSYST程序calcCtr数据块,用于设置计算时间步长,输出结果频率等信息;③cosSYST程序TRIP数据块,用于设置TRIP逻辑与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09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