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定量混合提取低误差的研究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1049.1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乃成;王耀椿;李加林;马仁锋;母红丽;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1/10;G01N1/34;G01N21/84;G01N21/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冯炜国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定量 混合 提取 误差 研究 偏远 溪流 底栖微 塑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塑料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定量混合提取低误差的研究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最少次数、最小孔径过滤样品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微塑料采样(通过20‑300微米滤网第一次过滤减少体积获取初级样品,再通过不同孔径滤膜过滤浓缩后样品用于观察)及研究中误差大、横向对比性弱(没有标准采样流程,所用滤网孔径大小不一致)等缺点,使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提取做到误差最小化、横向对比最大化。具有在微塑料研究中准确(仅对样品进行一次0.25微米滤网过滤)的提取底栖微塑料的运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定量混合提取低误差的研究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由于其具有持久的环境影响,存在毒理性的生态破坏,并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逐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其中,城市点源污染、水循环传播、气溶胶传播等已将微塑料分散到不同的环境区域,包括土壤、水和空气等。而相比于城市等地,偏远地区的微塑料污染更容易对原始生态造成破环、影响饮用水源、新生或初代水生生物。因此,对偏远溪流微塑料存在现状的合理认知至关重要。
微塑料采样是研究微塑料污染的重要环节,传统采样方式采用的工具主要有Surber网、蝠鲼网、UWITEC水采样器、拖网、浮游生物网和不锈钢筛网等,然而,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微塑料采样方法不统一;二是微塑料采样误差较大。同时,由于偏远地区的微塑料丰度较低、粒径较小,传统采样方式的网孔径较大容易引起误差,且实验间网孔的差异很难在研究之间形成横向对比。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误差的研究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定量混合提取低误差的研究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方法,克服了传统采样方式误差大,横向对比性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定量混合提取低误差的研究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研究偏远溪流底质为可拾起石块的河段,每个样品点选取多个不同生境下的底质石块;
S2、先用定量盖覆盖于步骤S1采集的石块表面,并刷去覆盖区外的附着物,然后将所有石块表面定量盖大小的表面附着物刷至水中,完成采样;
S3、往步骤S2溶于水的样品中加入过氧化氢,温室静置消解完全后通过0.25μm的硝酸纤维滤膜进行过滤;
S4、先将步骤S3过滤后的滤膜晾干,然后用体式显微镜挑选出滤膜上的微塑料样品,并将每个样品移至载玻片拍照记录样品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最后用拉曼光谱仪鉴定载玻片上的微塑料样品,得出微塑料材质。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定量盖的直径为6-9cm。
优选地,步骤S1中,每个样品点至少选取5个不同生境下的底质石块,以保证得到样点的平均态水平。
本发明将定量混合提取方法用于可涉入偏远溪流底栖微塑料样品的采集,与传统采样方式的样本体积浓缩方式不同,定量混合提取方法可以做到少“遗漏”的将底栖生物膜上所有样品提取出来做后续实验研究。此外,由于不需要利用网采样,极大的提高了不同地域研究的可对比性。
更优选地,所述不同生境为每个样品点内前后间隔100m的不同小环境。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过氧化氢的浓度为30%,所述消解的时间不少于48小时。
优选地,步骤S3和S4的微塑料处理整个过程中,避免微塑料样品与纤维材质衣服以及空气长时间接触,避免空气塑料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