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1607.4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明;李芳;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聚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6 | 分类号: | B26D1/06;B26D7/01;B26D7/02;B26D7/18;B24B9/2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刘振锋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保护 管裁切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台上设置有导料机构,用于对电力保护管进行导料;支撑台上设置有伸缩源,伸缩源活动端设置有抵紧机构,用于对待裁切电力保护管内壁抵接;支撑台在导料机构和之间设置有门架,门架上设置有裁切机构,裁切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移动框板和切割机,移动框板与门架滑接,切割机安装在移动框板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框板运动;本发明在进行裁切时,伸缩源带动抵紧机构进入电力保护管内部,抵紧机构对电力保护管内壁进行抵接,使得使得电力保护管裁切时保持稳定,不易产生切口偏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保护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保护管采用改性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是无须大量挖泥、挖土及破坏路面,在道路、铁路、建筑物、河床下等特殊地段敷设管道、电缆等施工工程。与传统的“挖槽埋管法”相比,非开挖电力管工程更适应当前的环保要求,去除因传统施工所造成的尘土飞扬、交通阻塞等扰民因素,这一技术还可以在一些无法实施开挖作业的地区铺设管线,如古迹保护区、闹市区、农作物及农田保护区、高速公路、河流等。
目前在对电力保护管进行裁切时,裁切稳定性不足,易导致切口偏斜,且裁切后的管口具有毛刺,在穿设电缆时易刮伤电缆外皮,需要后续人工去除毛刺,操作繁琐,为此,本发明提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导料机构,用于对电力保护管进行导料;
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伸缩源,所述伸缩源活动端设置有抵紧机构,用于对待裁切电力保护管内壁抵接;
所述支撑台在导料机构和之间设置有门架,所述门架上设置有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移动框板和切割机,所述移动框板与所述门架滑接,所述切割机安装在所述移动框板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框板运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台上固定架,以及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两组导料轮,电力保护管从两组所述导料轮之间穿过,并与两组所述导料轮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顶部的导料轮通过调节组件与架体连接,用于适配不同直径的电力保护管,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设置在架体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轴承组件与导料轮连接,且所述伸缩杆上缠绕有压紧弹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门架上的两组链轮,以及驱动一组所述链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源,两组所述链轮啮合连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通过连接板移动框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抵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伸缩源活动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有轴体,所述转轴上设置多组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固接在转轴上的气缸,所述气缸活动端连接有抵板。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体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轴体转动,所述支撑板螺接有多组调节螺栓,每组所述调节螺栓上均设置有刷条,其中两组所述调节螺栓与裁切后的电力保护管两端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组滚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电力保护管裁切设备,支撑台上设置有导料机构用于对电力保护管进行导料,驱动组件驱动移动框板动移动框板沿门架滑动,移动框板带动切割机对电力保护管进行裁切,且在进行裁切时,伸缩源带动抵紧机构进入电力保护管内部,抵紧机构对电力保护管内壁进行抵接,使得使得电力保护管裁切时保持稳定,不易产生切口偏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聚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聚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