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01945.8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赓;王伦启;褚彬彬;何斌;付晶;王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田志华 |
地址: | 25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杆端部 直线 智能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涉及抽油杆生产领域。该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基座,两侧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分别均匀排列安装有多个红外线感应接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分别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的内壁均喷涂有黑色吸光涂层。通过控制面板记录各能够持续性接收到红外线的红外线感应接收器,进而通过圆滑的曲线拟出抽油杆的端部旋转运动边界,以边界各点为切点即可拟出切线L2,又抽油杆的轴向中心线L1等效于两侧第一轴杆之间的对称线,通过求取L2与L1之间的夹角a,从而能够换算出其端部直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油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单根长度为7.62米或8米、9.14米,材质一般是经过调质处理的低碳合金钢,在油管内用内螺纹箍一根根连接起来一直延伸到地下油层处的活塞上,通过往复运动来泵油。
由于抽油杆的端部需要连接光杆及抽油泵,为了保证连接的顺畅性,故其端部的直线度十分重要,现有的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检测多依赖人工测量,其智能化不足、精度低,影响了检测的效率,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检测多依赖人工测量,其智能化不足、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一对轴座,每对轴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外部自一端向另一端均安装有三个第一外滚辊,所述第一外滚辊与相应的轴座之间交替设置,所述底座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基座,两侧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分别均匀排列安装有多个红外线感应接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分别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的内壁均喷涂有黑色吸光涂层,各所述透光通道的底端口与其正下方所述红外线感应接收器的红外线接收感应端一一对应且紧贴配合;
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基座,两侧所述第二基座的底部分别均匀排列安装有多个红外线感应发射器,各所述红外线感应发射器的红外线发射端与其正下方所述透光通道的顶端口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边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壳安装在支座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的内侧与相邻所述第一外滚辊的外侧之间紧贴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均安装有另一轴座,该两个另一轴座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杆的外部两侧,所述第二轴杆的外部自一端向另一端安装有三个第二外滚辊,三个所述第二外滚辊与该两个另一轴座之间交替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杆的轴向中心线与两侧所述第一轴杆之间的对称线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机、红外线感应接收器、液压缸和红外线感应发射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一种抽油杆端部直线度智能检测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抽油杆摆放在两侧第一外滚辊之间的上方,由于重力作用抽油杆将与第一外滚辊的表面紧贴配合,进而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动作,进而电机将通过驱动辊驱使一侧第一外滚辊转动,利用抽油杆与第一外滚辊表面紧贴配合的作用效果,抽油杆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
S2、进而控制面板控制液压缸伸长,进而使得第二外滚辊的底部紧贴配合在抽油杆的顶部,从而使得抽油杆能够稳定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