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3182.0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4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焦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C13/00 | 分类号: | B42C13/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邓星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工艺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以及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先将需要加工的裱纸进行切割、印刷上图案和/或文字;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裱纸通过压痕机进行压痕处理,并去除裱纸在压痕后产生的碎边;步骤三:使用模具A在指定温度内对待印制裱纸进行烫印,在裱纸上形成图案,完成第一次烫印;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第一次烫印的裱纸静置后,进行第二次烫印,选择模具B在相同位置进行二次压覆,该模具与模具A底面标识相同,而模具B的外部轮廓大于和/或不同于模具A;本发明中的烫模工艺通过双重烫印加工,并且两次烫印的压力、温度以及轮廓不同,能够实现产品的不易褪色,以及提升美观性的特点,完善了现有工艺中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裱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裱纸的加工中,一般会经过印前、切纸、印刷、表面处理、瓦楞裱纸、横切、成型、检验的工序,其中在表面处理中,会通过及压痕机实现对纸张表面进行图案、文字的处理,而在后期的成型中,还需要经过烫模来对裱纸表面形成专属标识。
现有的烫模工艺为一次性烫印加工,在长时间使用中,容易出现褪色的现象,从而影响裱纸的美观性,同时单独烫印的标识整体辨识度较低,并且在对裱纸的压痕进料中,没有任何可以对裱纸整平的结构,从而存在裱纸以褶皱状的形式进行压痕,导致后期成品失败,现有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再进行处理,整体工作效率较低,无法适应大批量的生产,整体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烫模工艺在长时间使用中,容易出现褪色以及辨识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需要加工的裱纸进行切割、印刷上图案和/或文字;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裱纸通过压痕机进行压痕处理,并去除裱纸在压痕后产生的碎边;
步骤三:使用模具A在指定温度内对待印制裱纸进行烫印,在裱纸上形成图案,完成第一次烫印;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第一次烫印的裱纸静置后,进行第二次烫印,选择模具B在相同位置进行二次压覆,该模具与模具A底面标识相同,而模具B的外部轮廓大于和/或不同于模具A,第二次烫印后,形成专属烫印外轮廓;
步骤五:最终检测。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对裱纸进行第一次烫印的温度为80~85℃,烫印压力为0.15~0.2kg/cm2。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四中,对裱纸进行第二次烫印的温度为100~120℃,烫印压力为0.2~0.35kg/cm2,而对步骤三中完成的第一次烫印裱纸静置时间为5~20s。
本发明中的烫模工艺通过双重烫印加工,并且两次烫印的压力、温度以及轮廓不同,能够实现产品的不易褪色,以及提升美观性的特点,完善了现有工艺中的不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压痕机在对裱纸的压痕进料中,没有任何可以对裱纸整平的结构,从而存在裱纸以褶皱状的形式进行压痕,导致后期成品失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烫模工艺的装置,包括压痕机,该压痕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面后部安装有后板,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整理机构,该整理机构包括:
整理组件,内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该整理组件的顶部凸出至外壳的顶端面上;
吹气组件,设置在所述后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3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