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5079.X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黄国辉;饶思贤;张鹏;郭祥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韩为梁 |
地址: | 243071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式 通电 电解 加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组装工具电极一(1)和组装工具电极二(4)均由若干阴极块(13)共同拼装而成;
各阴极块(13)之间有绝缘层(10),连接结构(11)为绝缘材料,拼装后的阴极块(13)两两之间相互绝缘;拼装后的各阴极块(13)端面共同形成加工型面,用于对工件(5)的型面成型加工,各阴极块(13)端面做钝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分为工件座(8)、下夹具(7)与上夹具(3)三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座(8)为导电金属材料,固定于下夹具(7)上,用于安装固定阳极工件(5),工件座(8)通过引电铜排连接电源正极,将电源与工件(5)接通;下夹具(7)采用绝缘材料制造,固定于加工机床装备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夹具(7)结构需对工件座(8)关键部位进行遮挡屏蔽,避免工件座(8)材料在加工时被腐蚀破坏;上夹具(3)材料为绝缘材料,安装于下夹具(7)之上,上夹具(3)与下夹具(7)接触面呈密闭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夹具(3)与下夹具(7)装配完成后工件(5)位于中心部位,夹具内部形成工具电极进给通道与电解液流道,组装工具电极一(1)和组装工具电极二(4)与进给通道壁面贴合,组装工具电极一(1)和组装工具电极二(4)均可沿着进给通道向着工件(5)进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液流道结构需确保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电解液能顺利从进液口(6)流入加工区再从加工区流出从出液口(2)排出,电解液流道的进液口(6)和出液口(2)分别和电解液循环系统的进出液口管路相连接,确保电解液的顺利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程式电流通断装置主要由控制电路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设定程序控制电子开关电路上的电子开关按着给定的程序规律进行电流通断控制;开关电路数量不少于组装工具电极一(1)和组装工具电极二(4)上阴极块(13)数量,各电子开关电路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和组装工具电极一(1)和组装工具电极二(4)上各阴极块(13)。
8.一种编程式通电型面电解加工方法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定编程式电流通断装置电流通断控制程序,需保证在同一个通电时间段内加工区各阴极块(13)间隔通电,每个阴极块(13)对应的加工间隙内产物、气泡、热量的积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对加工过程产生较大影响;
步骤二、在通电一个微小时间单元后,通电阴极块(13)断电,电解液将加工间隙内的产物、气泡、热量全部带离;
步骤三、之前未通电的单元按照设定程序通电,通电规则同之前相同,每个阴极块(13)对应的加工间隙内产物、气泡、热量的积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对加工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如此往复周期通电;
步骤四、在加工的最终阶段,需保证在同一个周期内各阴极块的通电时长相同,以保证各部位均匀的腐蚀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50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