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5705.5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文;王晓然;王智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2/14 | 分类号: | A61F2/14;A61L27/02;A61L27/16;A61L27/36;A61L27/5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杨可维 |
地址: | 510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人工 角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型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包括复合型人工角膜包括镜柱和生物裙边,生物裙边的内侧缘设置有环形的裂隙,镜柱的外侧缘沿裂隙埋入生物裙边的内部,且通过浇铸液将镜柱的外侧缘固定在裂隙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生物裙边的内侧缘设置环形的裂隙,然后将镜柱的外侧缘沿裂隙埋入生物裙边的内部,形成一过盈配合结构,镜柱和裂隙之间形成初步固定,并通过浇铸液将镜柱的外侧缘固定在裂隙中,能够使浇铸液渗透并充满裂隙,将镜柱和生物裙边连接为一体,形成二次固定,提高复合型人工角膜的连接强度,降低镜柱脱落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角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盲是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据WHO统计:全球有约6000万人,我国约500万人,尚不包括约1000~1500万的角膜病性低视力(≤0.1),我国新增角膜盲10万/年,其中青壮年占70%、儿童占15%,这些病人均可通过角膜移植获得复明。由于目前捐献角膜匮乏使90%以上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人造角膜是解决角膜匮乏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人造角膜有二类:生物角膜和人工角膜,二者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但是二者的优点又可以很好地弥补另一方的不足之处:①生物角膜: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与组织愈合,但是术后视力不理想,只适用于板层角膜移植;②人工角膜: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但不能与组织愈合,并发症多、三年脱出率42~82%。
有鉴于此,CN109157305A公开了一种复合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制备的中心光学镜柱、由脱细胞基质水凝胶制备的角膜裙边结构,以及连接所述中心光学镜柱和所述角膜裙边结构的中间夹层网格支架,整合现有生物角膜与人工角膜的优点。但是,上述复合人工角膜的“镜-支架-裙”结构通过中间夹层网格支架连接,导致镜柱和裙边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存在镜柱脱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型人工角膜,包括镜柱和生物裙边,所述生物裙边的内侧缘设置有环形的裂隙,所述镜柱的外侧缘沿所述裂隙埋入所述生物裙边的内部,且通过浇铸液将所述镜柱的外侧缘固定在所述裂隙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柱的外侧缘设置有膨大的环形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件与所述镜柱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连接件的表面垂直设置有贯穿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柱的外侧缘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放射状外延的条索连接件,所述条索连接件的末端形成膨大部,所述条索连接件与所述膨大部和所述镜柱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膨大部的表面垂直设置有贯穿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裙边从内侧缘往外侧缘方向分别定义为过渡区和周边区,所述裂隙位于所述过渡区的内侧缘,所述过渡区还设置有与所述裂隙相连通的多孔结构,所述生物裙边沿自身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放射状的隧道结构,每条所述隧道结构均贯穿所述过渡区和所述周边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结构通过膨化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柱采用硅水凝胶或水合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裙边采用天然生物材料,或者采用以人工生物材料体外合成的等效细胞外基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型人工角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硅水凝胶或水合聚合物为材料,通过显微车削成型法或浇铸成型法制备具有预期屈光度的镜柱,所述镜柱的外侧缘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环形连接件或条索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5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