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ux网桥数据引流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5720.X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胥珂铭;袁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5014 | 分类号: | H04L61/5014;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国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ux 数据 引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nux网桥数据引流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系统初始化,在Linux网桥建立Option60字符串与服务端口的对照表,定义匹配规则;S2:Linux网桥中识别DHCP报文;S3:将收到的DHCP报文解析出Option60字符串,与步骤S1中的端口对照表进行匹配;S4:根据步骤S3的匹配结果,建立分流策略;S5:根据步骤S4的分流策略扩展Linux网桥的FDB;S6:在用户侧端口或服务测端口的Linux网桥分别对接收到的报文依据步骤S5中的FDB扩展表进行转发。本发明实现智能家庭网关中对客户业务的自动分流,降低配置的复杂度,避免用户误插网线造成业务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引流技术领域,尤其一种Linux网桥数据引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光宽带,多业务融合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已实现光纤到户,而家庭网络终端设备种类繁多,组网复杂,业务多样化。智能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与运营商网络(ISP)之间的网络连接桥梁,肩负多元数据的识别、分流和融合的责任。用户侧网络可以接IPTV、PC 终端、路由器、摄像头、智能家电等,接入方式多样化,有些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接入路由器,而路由器可以以路由、桥接模式接入家庭智能网关。
目前大多数宽带运营商的IPTV需要单独网线且固定端口,不能与宽带上网的网线共用,势必需要多根网线才能满足需求,即使有共用网线的应用,都需要额外定制带IPTV功能的路由器或者带VLAN功能的交换机,且配置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专业人员才能正确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inux网桥数据引流方法及装置,在链路层即Linux网桥上实现DHCP Option60识别匹配,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流的方法和装置,来实现智能家庭网关中对客户业务的自动分流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Linux网桥数据引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初始化,在Linux网桥建立Option60字符串与服务端口的对照表,定义匹配规则;
S2:Linux网桥中识别DHCP报文;
S3:将收到的DHCP报文解析出Option60字符串,与步骤S1中的端口对照表进行匹配;
S4:根据步骤S3的匹配结果,建立分流策略;
S5:根据步骤S4的分流策略扩展Linux网桥的FDB;
S6:在用户侧端口或服务测端口的Linux网桥分别对接收到的报文依据步骤S5中的FDB 扩展表进行转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服务端口包括IPTV端口和INTERNET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匹配规则为开头匹配;
开头匹配:DHCP客服端Option60字符串从左到右与定义的字符串(“itv”“stb”“iptv”“tv”)部分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分流策略包括IPTV业务转发到IPTV端口,INTERNET业务转发到INTERNET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扩展FDB具体为:在FDB表项中增加服务端口项,形成新的FDB,服务端口项的值就是服务端口的索引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用户侧端口,Linux网桥对接收到的报文依据步骤S5中的FDB扩展表添加服务端口索引字段,Linux网桥依据报文中的服务端口索引字段将报文转发到相应的服务端口,从服务端口转发出去,同时去掉报文中的服务端口索引字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5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