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7266.1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光;曾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10/613;H01M10/6557;H01M10/6568;H01M50/503;H01M50/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刘慧珍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电芯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出极柱,且若干个电芯沿前后方向分布;液冷系统,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容纳腔,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电芯,以用于对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液冷系统设置有容纳腔,使得电芯设置于该容纳腔内,且若干个电芯进行串并联,以实现充放电时,液冷系统能够对每一个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实现对电芯更好地导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一个重要零部件,而随着容量、能量密度和充放电倍率的不断提高,集成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具有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包可靠程度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
在相关的技术中,受限于电芯两侧出正负极柱,往往是采用在电池包顶部布置液冷板或者底部布置液冷板,难以实现对电芯进行更好地导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对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实现对电芯更好地导热。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所述电芯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出极柱,且若干个所述电芯沿前后方向分布;液冷系统,其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电芯,以用于对所述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液冷系统设置有容纳腔,使得电芯设置于该容纳腔内,且若干个电芯进行串并联,以实现充放电时,液冷系统能够对每一个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实现对电芯更好地导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系统包括集液管及液冷板,所述液冷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集液管与所述液冷板连接,以将若干个所述液冷板连通。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集液管与若干个液冷板进行连接,使得冷却液流至液冷系统时,能够依次流经各个液冷板,实现对每个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保证电芯温度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液管设置有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集液管位于所述液冷板的左侧,另一个所述集液管位于所述液冷板的右侧,以使得其中一个所述集液管形成出液口,另一个所述集液管形成进液口。有利于冷却液的流通以及电池包的管路布设,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延伸部,以用于形成避让口,所述避让口被配置为用于所述输出极柱的避让,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集液管连通。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液冷板设置有延伸部,且能够形成用于对输出极柱进行避让的避让口,同时集液管与延伸部进行连通,使得输出极柱与液冷系统相互分离,保证了电气安全,防止了短路等问题的发生,也实现电芯大面液冷的集成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被配置为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输出极柱连接,以用于该两个所述电芯的串并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排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输出极柱之间,且所述弯曲部被配置为沿远离所述电芯的方向弯曲设置。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汇流排上设置有弯曲部,使得汇流排将相邻的两个电芯进行串并联时,能够吸收装配公差和制造公差,有利于电芯之间的连接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具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电芯及所述液冷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组壳体包括上盖及壳体本部,所述上盖配置于所述壳体本部的上端,所述壳体本部被配置为用于支撑所述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7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