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柔性电极制备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0187.6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朱浩;韩进财;张朝阳;徐坤;刘洋;徐佳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2;H01B1/04;H01B5/14;B22F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王军丽 |
地址: | 212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柔性 电极 制备 工艺 装置 | ||
1.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I膜(聚酰亚胺薄膜)上涂覆CuC2O4(草酸铜)粉末层,将涂覆有CuC2O4粉末层的PI膜放置在激光下进行辐照得到石墨烯-CuO复合材料,将石墨烯-CuO复合材料从PI基底上剥离后置于高温炉中进行还原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功率为3~8W,激光频率0.2~50MHz,激光扫描速率200~1000m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I膜表面涂敷的CuC2O4粉末层厚度为1mm,PI膜的厚度为50~2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I膜经过激光辐照形成的多孔石墨烯厚度为25~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激光器为超短脉冲皮秒激光器,其中,波长为1064nm的红外波段光源,激光功率为6.5W,激光频率0.2MHz,激光扫描速度为550mm/s,激光辐照次数3,得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呈多孔形貌,孔径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318Mpa,电导率为93%IAC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炉内温度为950℃~1050℃。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制备石墨烯-铜柔性电极,其特征在于,将石墨烯-铜的复合材料转移到硅胶基底,多层叠放对压得到石墨烯-铜柔性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路系统、气体净化与收集装置;所述光路系统包括激光源(3)、机械光栅(4)、扩束镜(5)、反射镜(6)和振镜(7);所述激光源(7)发出的激光束(8)经过机械光栅(4)、扩束镜(5)后经反射镜(6)反射通过振镜(7)辐照在表面涂敷草酸铜粉末层的PI膜(13)上;激光束(8)的生成以及振镜(7)的运动都通过计算机终端控制;所述气体净化与收集装置用来收集与净化生成的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的石墨烯-铜复合柔性电极制备工艺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与收集装置包括导管(9)、含10%NaOH溶液的水槽(11)和集气瓶(10);表面涂敷草酸铜粉末层的PI膜(13)放置于激光工作平台(2)上并盖上玻璃罩(12),以便于对草酸铜分解产生的气体进行聚集;草酸铜分解产生的气体、CO2、CO经导管(9)通过含10%NaOH溶液的水槽(11),以达到吸收CO2的目的;最后收集储存在集气瓶(10)中,作为后续高温还原CuO时作为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镇江市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0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