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5011.X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2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何小夺;段云霞;吉训明;李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联合温度变性、红细胞洗脱的方法,诱导出具有韧性、不易破碎的动物血栓;进而可以通过血管内注射方式,将血栓注射到脑部、下肢、心脏、眼动脉等位置,模拟脑梗死、心肌梗死、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下肢坏疽等疾病。可用于上述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及评估,从而上述血栓栓塞疾病的疾病模型建立、探寻新靶点、研发新药,以降低上述疾病的致死致残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动脉血栓形成常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动脉缺血性疾病、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及四肢动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国人生命健康,特别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挑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脑血管病在国民死因调查中居于第一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并发症多的特点,特别是目前呈现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卒中病例约250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亿元人民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已经成为脑卒中高发国家,并呈现出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它主要是由于血管突然闭塞,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坏死,其治疗的关键是在于发作后尽快给予积极的溶栓或血管内治疗把闭塞的血管打通,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而且再通治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获益越多,风险越小;超过治疗的时间窗,脑细胞已经坏死,再通治疗效果较差而且风险增加。然而,血栓栓塞疾病模型对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过程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疾病模型能用来模拟人类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形成以及可能的血管再通过程(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通过研究动物疾病模型,以便于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治疗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有利于研发新的治疗靶点,促进疾病良好转归,所以血栓栓塞疾病模型的科研价值是巨大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备高质量的血栓。
目前的常用的实验用血栓包括未处理血栓、物理变性血栓、添加凝血酶诱导的方法。但是,上述血栓使用过程中未处理血栓非常容易破碎,很难配合注射过程,到达特定部位;物理变性血栓脆性仍然较大,压力过大仍然可以破碎,特别是这种血栓中存在大量红细胞成分,血栓不能实现标准化大小;凝血酶诱导方法制备的血栓,如果未经处理,脆性也较大,不能用于注射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栓制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血液;
(2)血栓塑性
(3)物理变性;
(4)静置冷藏;
(5)洗脱红细胞。
进一步地,(3)物理变性的条件为:将存放血液的采血针,至于33-38摄氏度水浴中,放置1-4小时,优选于37摄氏度水浴中,放置2小时,放置后完成血液凝固病理过程。
进一步地,(4)静置冷藏的条件为:将物理变性后的采血针至于4摄氏度冰箱中,放置12-48 小时,优选24小时。
进一步地,(5)洗脱红细胞包括:将血栓推送到有低温生理盐水平皿中,采用2.5ml注射器连接PE 50管上,用PE50管的另一端吸引血栓,通过2.5 mL注射器的反复抽吸,使平皿中血栓反复通过PE50管10-15次,直至洗脱后的血栓能够顺利通过PE50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5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