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人突变型促红素鼠单克隆抗体、应用及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0393.5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淼;何森;张力思;刘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体育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22;C07K14/505;G01N33/577;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姚晓丽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变型 促红素鼠 单克隆抗体 应用 重组 促红素 兴奋剂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抗原‑抗体蛋白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人突变型促红素鼠单克隆抗体、应用及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检测方法。上述杂交瘤细胞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302,其分泌表达的鼠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识别人突变型促红素p.Arg193AspfsTer28。采用上述鼠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双向免疫纯化联合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可作为人体尿液样本中重组促红素的兴奋剂检测方法,有效区分人体尿液样本中的野生型促红素、突变型促红素和重组促红素,直接准确检测来源于各类人群尿液样本中的重组促红素,排除假阳性风险,同时使兴奋剂检测流程得到优化,弥补了目前世界反兴奋剂领域关于重组促红素检测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原-抗体蛋白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人突变型促红素鼠单克隆抗体、应用及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人重组促红素(rEPO)因其具有刺激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人体的携氧能力,一直是耐力项目运动员滥用比例较高的一类兴奋剂。
近期研究发现,人类EPO基因多态性c.577del在东亚人群发生概率达0.5-1%,该多态性可产生突变型促红素p.Arg193AspfsTer28(VAR-EPO)。VAR-EPO含有野生型促红素(WT-EPO)全部氨基酸结构的同时,在C端延长了26个氨基酸,因此目前商业化生产的EPO单克隆抗体均既可以识别WT-EPO和rEPO,也可以识别VAR-EPO。
VAR-EPO分子量较WT-EPO增加3.1kDa,与rEPO接近,采用现有的蛋白免疫印迹兴奋剂检测方法无法区分rEPO和VAR-EPO,在兴奋剂检测中存在报告rEPO假阳性的风险。基于以上原因,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虽然已修订rEPO检测流程和判定标准,但是针对从EPO基因多态性c.577del携带人群的低剂量使用rEPO尚未建立有效的兴奋剂检测方法,从而影响兴奋剂检测的公平公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抗人突变型促红素鼠单克隆抗体、应用及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用于分泌抗人突变型促红素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拉丁文学名为Mus muscu lus,分类命名为小鼠杂交瘤细胞,保藏编号为CGMCCNo.45302,保藏单位为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26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人突变型促红素鼠单克隆抗体,该抗体由上述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
进一步,所述人突变型促红素为人突变型促红素p.Arg193AspfsTer28,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的鼠单克隆抗体的多肽抗原,所述多肽抗原的氨基选序列如SEQ I D 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鼠单克隆抗体在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鼠单克隆抗体对待测样品中的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进行检测。
进一步,当待测样品中仅含有人突变型促红素和/或野生型促红素时,检测结果为阴性;当待测样品中含有人重组促红素兴奋剂时,检测结果为阳性。
进一步,所述检测方法为双向免疫纯化联合蛋白免疫印迹法,包括至少一轮反向免疫纯化、正向免疫纯化以及蛋白免疫印迹的步骤。
进一步,每一轮所述反向免疫纯化的步骤为:将待测样品或上一轮得到的上清溶液与所述鼠单克隆抗体混合,再依次进行孵育、加入免疫磁珠、孵育以及磁珠富集的步骤,得到本轮所述反向免疫纯化的上清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鼠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人EPO基因多态性c.577del的试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体育大学,未经北京体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0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机井举升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