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1343.9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7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锋;付蒙;李俊杰;马同玲;张海洲;郭长坡;孟东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B60L13/04;F04B37/14;F0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1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列车 真空 管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包括:真空管线和真空泵组;所述真空管线为内部封闭并保持真空环境的管状通道,用于磁悬浮列车运行;两组以上真空泵组沿真空管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定长度配置,真空泵组用于对真空管线抽真空,使真空管线获得所需的工作真空度和极限真空度;其中,每组所述真空泵组均配置有6台真空泵,6台真空泵采用可变串并联大排量抽气方案;本发明能够提高真空管线的抽真空的效率和可靠性,使得真空管线内的真空度达到所需标准,同时,提高磁悬浮列车运行环境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
背景技术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与轨道无接触、无摩擦,具有速度高、平稳舒适、能耗低、噪声小特点,逐渐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在磁悬浮列车技术方面有许多突破性进展,处于世界领先。不同于传统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必须运行在低真空密闭环境中。
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为低真空磁悬浮列车提供稳定的低真空环境及优质的线形和平顺的精度轨道,以保障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的建设尺度及规模均远远超过现有真空系统,相关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技术问题均需开展验证研究。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的真空密封能力、建压复压能力、真空监测、温度变形补偿能力等均需要达到平稳运行的要求。
为了实现低真空条件下磁悬浮列车速度达到1000km/h,需要设计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提高真空管线内的真空度,为磁悬浮列车系统优化、标准制定和商业运营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但是目前对真空管线的抽真空的效率和可靠性较低,真空管线内的真空度达不到所需标准;同时,现有磁悬浮列车运行环境并未充分考虑真空泵、复压阀、逃生门、闸板阀、接驳廊桥等支撑设施的运作与控制,并且现有方法工程可行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能够提高真空管线的抽真空的效率和可靠性,使得真空管线内的真空度达到所需标准,同时,提高磁悬浮列车运行环境的可行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磁悬浮列车真空管线系统,包括:真空管线和真空泵组;
所述真空管线为内部封闭并保持真空环境的管状通道,用于磁悬浮列车运行;两组以上真空泵组沿真空管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定长度配置,真空泵组用于对真空管线抽真空,使真空管线获得所需的工作真空度和极限真空度;
其中,每组所述真空泵组均配置有6台真空泵,6台真空泵采用可变串并联大排量抽气方案;
所述可变串并联大排量抽气方案为:第一阶段每组真空泵组的6台真空泵并联同时对真空管线抽真空;第二阶段每组真空泵组的6台真空泵调整为2级串联,每级串联中设置3台真空泵并联对真空管线抽真空;第三阶段每组真空泵组的6台真空泵调整为3级串联,每级串联中设置2台真空泵并联对真空管线抽真空;第四阶段每组真空泵组的6台真空泵串联对真空管线抽真空。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逃生门,两个以上逃生门沿真空管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定长度配置,所述逃生门用于发生紧急情况时,磁悬浮列车沿线停车,磁悬浮列车内的乘客经过逃生门从真空管线内逃生至地面环境,同时用于维护人员经由逃生门进入真空管线内进行检查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门包括:阀体、阀板、框架车、电机、丝杠副和手轮,其中框架车的底部设有滚轮和定位轮;
所述阀板作为逃生门的门体,阀体作为逃生门的门框,所述逃生门的门框下方设置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上加工有定位凹槽;
所述电机安装在真空管线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丝杠副与框架车连接,两个所述阀板分别固定在框架车的两侧;所述框架车底部的滚轮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电机可驱动框架车沿所述导向滑槽移动,当导向滑槽上的定位凹槽与框架车的定位轮配合时,框架车运动到位,此时,阀板将阀体密封,即逃生门的门体与逃生门的门框配合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1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