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分支血管锚定的双腔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21828.8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田涛;高立建;袁建松;崔锦钢;杨伟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黄露宁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支 血管 锚定 双腔微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分支血管锚定的双腔微导管,它由主支导丝管腔、分支导丝管腔以及分支导丝管腔外的锚定球囊三部分构成。分支导丝管腔通过分支导丝先被导引入到分支血管;在锚定球囊支撑下,主支导丝通过主支导丝管腔穿刺进入慢性闭塞病变的闭塞段。具体解决问题如下:(1)通过在分支导丝管腔外侧设置可充液(显影剂)的锚定球囊,从而将双腔微导管主体锚定在分支血管上,解决了主支导丝因穿刺力量不足无法进入闭塞段以及双腔微导管发生位移的问题;(2)通过在主支导丝管腔上设置纵向排列的多个导丝出口,实现快速、准确地调整主支导丝穿出方向,解决了传统双腔微导管单一主支导丝出口所致的穿刺方向调整时间长、穿刺位置不精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分支血管锚定的双腔微导管。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是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闭塞血管前向TIMI血流为0级,且闭塞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病变。由于其闭塞时间长,此类病变通常较为坚硬,同时常伴有血管的钙化、迂曲、成角等,其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慢性闭塞病变也是冠状动脉介入领域需要最后攻克的“堡垒”。
慢性闭塞病变的闭塞段近端无残端且有分支血管的慢性闭塞病变是较为常见的亚型。此类病变近端的纤维帽更为坚硬,主支导丝进入慢性闭塞病变的闭塞段也更加困难,且容易滑向分支血管。2006年首款双腔微导管在日本问世。它能加强对主支导丝的支撑,辅助处理此类病变。通常的操作为:先将分支导丝送入慢性闭塞病变的闭塞段近端的分支血管,随后沿分支导丝经分支管腔将双腔微导管送入分支血管中,再沿主支导丝管腔送入主支导丝,对闭塞病变进行开通。
然而,传统双腔微导管在应用时有很大技术问题。问题一,当遇到极为坚硬的病变时,因微导管支撑力有限,主支导丝仍无法进入慢性闭塞病变的闭塞段,且微导管会因反作用力效应,发生移位。问题二,传统双腔微导管仅有一个主支导丝出口。但不同病变的血管走形有差异,有时需多次调整双腔微导管的位置,才能探寻到主支导丝最佳的穿刺方向。因此,传统双腔微导管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本发明针对传统双腔微导管的局限性,公开了一种可在分支血管锚定的双腔微导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分支血管锚定的双腔微导管。它由主支导丝管腔、分支导丝管腔以及分支导丝管腔外的锚定球囊三部分构成。分支导丝管腔通过分支导丝先被导引至分支血管,主支导丝通过主支导丝管腔且在锚定球囊支撑作用下,穿刺进入慢性闭塞病变的闭塞段。
本发明的构思来源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手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是对传统双腔微导管的改进,是一种技术的进步。具体发明内容包括:
1.解决技术问题一的方案
本发明器械通过在分支导丝管腔外侧设置锚定球囊的方式,增加器械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主支导丝在穿刺时因支撑力不足无法进入闭塞病变以及器械发生移位的问题。球囊对分支血管的锚定作用,通过压力泵在双腔微导管尾端加压充液(显影剂)来实现。
需说明:主支导丝管腔最前端为主支导丝出口,主支导丝管腔的最后端为主支导丝入口;分支导丝管腔最前端为分支导丝入口,分支导丝管腔后端设置分支导丝出口;分支导丝出口在主支导丝出口的前端。
进一步,对充液通道的设置方式进行设定,具体为:充液通道是与主支导丝管腔并行的管型的液体传输腔,它自锚定球囊位置处延伸到双腔微导管主体尾端,
进一步,所述分支导丝管腔段的充液通道为贴附于分支导丝管腔的一段细微圆形管道,所述细微圆形管道与液体传输腔连通;或者所述分支导丝管腔段的充液通道为环形充液管道,所述环形充液管道与分支导丝管腔同轴心,且环形充液管道的直径较分支导丝管腔的直径大;所述分支导丝管腔段的充液通道设置在分支导丝管腔外侧,且与锚定球囊连通;液体传输腔与环形充液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1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