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城市道路数字孪生场景的车辆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22266.9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6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宁;钱程扬;蒋如乔;杨瑞雪;王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20/54;G06T7/20;G08G1/097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城市道路 数字 孪生 场景 车辆 追踪 方法 | ||
1.一种面向城市道路数字孪生场景的车辆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于实际的城市道路,以及城市道路空间拓扑网络与监控设备间的可视关系,建立监控路网关系图谱;
步骤S2、确定目标车辆特征,根据建立的监控路网关系图谱通过人工判别或监控AI分析识别目标车辆,生成首次预警节点集合;
步骤S3、遍历首次预警节点集合中的预警节点,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策略,搜索N阶包围圈;
步骤S4、计算N阶包围圈的推荐优先级,按照N阶包围圈和推荐优先级,调整目标车辆的线上、线下追踪策略,生成当前预警节点集合;
步骤S5、根据当前预警节点集合与上一次的预警节点集合计算目标车辆到达当前预警节点集合中各路径节点的概率,以概率最大的路径节点作为初始预警节点,搜索N阶包围圈;
步骤S6、重复步骤S4-S5,直至完成目标车辆的线下追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道路数字孪生场景的车辆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101、城市道路的空间位置以GIS矢量路网描述,GIS矢量路网要素包含路口和路段,基于路口和路段的空间地理位置,建立路网要素间的空间拓扑关系,根据城市道路的空间位置以及路网要素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建立城市道路空间拓扑网络,所述城市道路空间拓扑网络由路口表和路段表描述;
步骤S102、监控位置由监控设备的实际地理位置表示,由监控表描述;基于监控与道路的可视关系,建立监控与路段的关联关系,所述监控与路段的关联关系由监控-路段关系表描述;
步骤S103、根据路口表、路段表、监控表、监控-路段关系表建立监控路网关系图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道路数字孪生场景的车辆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预警节点集合和当前预警节点集合均以预警节点集合表示:
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道路数字孪生场景的车辆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节点集合由路段ID预警、监控ID预警、路口ID预警中的任意一种生成:
i、由路段ID预警生成预警节点集合的过程为:基于路段ID获取监控路网关系图谱中的路段节点
ii、由监控ID预警生成预警节点集合的过程为:基于监控ID获取监控路网关系图谱中的监控节点,基于监控与道路的可视关系,获取与所述监控节点
iii、由路口ID预警生成预警节点集合的过程为:基于路口ID,获取监控路网关系图谱中的路口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22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信息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 下一篇:可堆叠式释放的瘤腔内密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