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旋转式架空线缆防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26232.7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陈秀国;杨亚;张东;佘世洲;王建宾;朱德亮;罗希;倪杰;徐斌;何芳;张玉兵;樊欣欣;徐玲;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30 | 分类号: | A01M29/30;H02G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孙长炉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旋转 架空 线缆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电缆防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旋转式架空线缆防鼠装置,包括用于与架空线缆配合使用的线夹组件,所述线夹组件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防咬啃组件,所述防咬啃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水平主转动杆、设置于水平主转动杆上的垂直突刺杆以及多个均匀固定于垂直突刺杆上的麦芒刺,所述垂直突刺杆设有多个。本申请中,线夹组件将防蛇鼠伞结构固定于架空线缆上,防咬啃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上,防咬啃组件包括多个垂直突刺杆,且每个垂直突刺杆上均设置多个麦芒刺,以此对攀爬至架空线缆上的蛇鼠起到了良好的治理作用,降低了架空线缆遭受蛇鼠咬啃的概率,有利于保障电力传输通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防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旋转式架空线缆防鼠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电缆是装有绝缘层和保护外皮的架空导线,采用类似于交联电缆生产工艺制造的一种专用电缆,是介于架空导线和地下电缆之间的新的输电方式。架空电缆都是单芯的,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硬铝线结构、硬拉铜线结构、铝合金线结构、钢芯或铝合金芯支撑结构和自承式三芯纹合结构等,具有供电可靠性高、供电安全性好、架设和维修方便和经济性合理等主要特点,架空电缆在国内外输电应用广泛。
我国大部分国土是丘陵和山地,穿越这些地区的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时常会遭遇到松鼠、田鼠等鼠类的啃咬,导致通信中断、电力故障,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旋转式架空线缆防鼠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旋转式架空线缆防鼠装置,包括用于与架空线缆配合使用的线夹组件,所述线夹组件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防咬啃组件,所述防咬啃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水平主转动杆、设置于水平主转动杆上的垂直突刺杆以及多个均匀固定于垂直突刺杆上的麦芒刺,所述垂直突刺杆设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夹组件将防蛇鼠伞结构固定于架空线缆上,防咬啃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上,防咬啃组件包括多个垂直突刺杆,且每个垂直突刺杆上均设置多个麦芒刺,以此对攀爬至架空线缆上的蛇鼠起到了良好的治理作用,降低了架空线缆遭受蛇鼠咬啃的概率,有利于保障电力传输通畅。
进一步的,所述线夹组件包括左线夹和右线夹,所述左线夹中部内表面及右线夹中部内表面均与架空线缆表面贴合,所述左线夹两端及右线夹两端均朝向远离架空线缆轴向的一侧延伸,所述右线夹上贯穿设置有与右线夹以及左线夹均间隙配合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远离其头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
所述安装座包括竖板以及与竖板两侧的侧壁固定的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上均贯穿设置有与侧板间隙配合的第一螺栓,所述左线夹和右线夹两侧均开设有供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竖板远离右线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安装槽,所述圆形安装槽内壁过盈配合有轴承,所述水平主转动杆与轴承内圈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圆形安装槽靠近右线夹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供水平主转动杆穿过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线夹和右线夹均与架空线缆配合,固定螺栓穿过左线夹和右线夹后与固定螺帽螺纹连接,使得线夹组件与架空线缆之间得以固定;第一螺栓穿过侧板并与左线夹或右线夹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侧板与左线夹或右线夹之间得以固定,水平主转动杆通过轴承与竖板转动连接,以此使得水平主转动杆在使用过程中得以转动,从而使得垂直突刺杆和麦芒刺得以转动,降低了蛇鼠在架空线缆上攀爬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主转动杆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切削部,所述水平主转动杆内开设有与切削部连通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所述T形滑槽内设置有与T形滑槽滑移连接的T形安装块,所述T形安装块上开设有与垂直突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T形安装块的个数与垂直突刺杆的个数一一对应,所述水平主转动杆远离右线夹的一端设置有与水平主转动杆螺纹连接的端盖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