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脉搏波时域特征同步扩张血管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6123.3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姚飞;王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芯未来微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F7/00;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大刚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脉搏 时域 特征 同步 扩张 血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脉搏波时域特征同步扩张血管的装置,包括主控模块、采集模块、温控模块、同步共振模块、显示模块、供电模块;主控模块的信号端口分别与采集模块的信号端口、温控模块的信号端口、同步共振模块的信号端口、显示模块的信号端口连接;供电模块与主控模块供电连接。本发明通过采集模块实时捕捉脉搏波主波、重搏前波和重搏波的波峰位置,根据同步共振的原理,通过同步共振模块同步扩展动脉血管,该发明能够增加局部血管扩张半径,增加局部血流量,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重要意义,且可以在短暂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脉搏波时域特征同步扩张血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身体冷热状态的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分布不平衡,影响血液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先天因素或者后天饮食、情志、生物影响。从物理学上,可以归结为人体局部血管收缩或者压迫,部分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而造成的;而寒冷造成的人体局部血管收缩,是造成血液分布不均匀,例如上部偏热下部偏寒的状态最主要的原因。血液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局部组织因血流量减少而变的寒冷,例如胃部血流量减少就会胃寒,腹部寒冷就可能小腹部疼痛,女性月经量少,痛经,四诊末端血流量少就会造成四肢发冷,人体的血液是一定的,局部血液量的减少,会造成其他组织出现充血的情况,例如上肢血量的增加,就会产生高血压等。目前采用的治疗方式多半采用热疗、局部针灸、电刺激等方法改变局部血液循环,以此改变冷热状态。但是上述方法多无法做到实时性,而且无法契合动脉血管的波动规律,因此在短暂时间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脉搏波承载着人体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目前对脉搏波的分析在中医中仅仅局限在脉象特征识别或者辨证上,在西医中也仅仅局限血压检测、疾病辨识上。人体血液循环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心脏的周期性泵血,泵血功能主要由心室完成。心脏左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活动形成了心动周期,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血管,左心室舒张又将血液吸入心室,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脉搏波的一个周期。一个完整的脉搏波主要由主波、重搏前波和重搏波构成,涵盖血管在一个周期内血管的收缩或者舒张状态。因此通过实时监控脉搏波时域特征,结合同频振动增强血管扩张,改变单位时间血流量,契合动脉血管的波动规律,以此来改善局部血液流动量。
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利用脉搏波时域特征同步扩张血管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脉搏波时域特征同步扩张血管的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利用脉搏波时域特征同步扩张血管的装置,包括:
用于对实时采集到的脉搏波数据,进行实时滤波、时域特征点捕捉的主控模块;
用于实时采集人体动脉脉搏波信息的采集模块;
用于对血管周围组织进行加热,改善血管的局部张力的温控模块;
用于对动脉血管组织共振的同步共振模块;
用于控制数据输入的显示模块;主控模块的信号端口分别与采集模块的信号端口、温控模块的信号端口、同步共振模块的信号端口、显示模块的信号端口连接;
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主控模块供电连接。
具体地,采集模块为用于采集人体动脉脉搏波信息的多通道压力传感器,多通道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声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温控模块包括用于感知人体口腔、耳朵、腋窝部位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装置或磁电加热装置。
具体地,同步共振模块包括共振探头,共振探头为机械共振探头、气压共振探头、温度共振探头、声共振探头、光共振探头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芯未来微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芯未来微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6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