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壤中流处理的生物脱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4554.4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杰;马正平;孙旭;高杰;焦涵薇;陆斌;周雪飞;张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00;C02F3/28;C02F1/2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流 处理 生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壤中流处理的生物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脱硝池,二级脱硝池,脱气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一级脱硝池的底部一侧与所述二级脱硝池之间,以及所述二级脱硝池的顶部一侧与所述脱气池之间,分别通过球形孔板过水孔连通;所述脱气池的顶部一侧通过过水管与竖流沉淀池连通。本发明适用于壤中流的硝态氮处理,具有效果稳定,启动迅速,同步去除硝态氮和COD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生物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壤中流净化的生物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壤中流是指在透水性不同的土壤层中产生的水流,通常为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以下渗的方式进入土壤产生的渗流和水平测流,多产自紫色土坡耕地。
在四川地区,紫色土为重要的农耕用地,其中壤中流的硝态氮污染极其严重,浓度达到20mg/L以上,随着污染的迁移转化,不仅会造成周围水体污染,还会影响地下水及长江水质,造成饮用水水质下降。壤中流的氮损失具有潜伏性和随机性,并且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难以控制。
目前对壤中流的控制技术多为减少施肥,控制壤中流氮生产源头和增加生态护坡以减少壤中流径流,对如何处理流出的高浓度硝态氮壤中流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一些用于处理壤中流的装置也存在控制条件复杂、COD和硝态氮同步去除率不够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壤中流脱硝的生物脱硝装置,该装置采用流化生物膜工艺,可实现对壤中流中的硝态氮的稳定去除,同时同步去除COD。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壤中流处理的生物脱硝装置,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脱硝池,二级脱硝池,脱气池和竖流沉淀池;所述一级脱硝池的底部一侧与所述二级脱硝池之间,以及所述二级脱硝池的顶部一侧与所述脱气池之间,分别通过球形孔板过水孔连通;所述脱气池的顶部一侧通过过水管与竖流沉淀池连通;
所述一级脱硝池和所述二级脱硝池内均填充填料,一级脱硝池上端与连通有进水管,所述一级脱硝池的顶部连通有碳源投加管;
所述一级脱硝池的顶部中心和所述二级脱硝池的顶部中心分别设置多层桨叶搅拌机,多层桨叶搅拌机分别深入对应的所述一级脱硝池和所述二级脱硝池;
在脱气池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所述脱气池顶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出口部与穿孔曝气管连接;
所述竖流沉淀池的底部通过锥斗与污泥排出管连接,过水管上方的竖流沉淀池内壁固定有环形溢流堰,竖流沉淀池的侧部设置有与环形溢流堰连通的与出水管。
进一步的,一级脱硝池内部设置有硝氮探头,硝氮探头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多层桨叶搅拌机顶部和底部使用直叶搅拌,中部使用折叶搅拌。
进一步的,填料选用亲水改性轻质多孔凝胶载体,填料为边长1cm的正方体,占据池体体积的30%。
进一步的,球形孔板过水孔的孔径约为填充填料粒径的1/4~1/2。
进一步的,环形溢流堰为三角堰,环形溢流堰的横向截面积小于竖流沉淀池横向截面积的1/4,环形溢流堰的底板采用钢板与反应器外壁之间连接,钢板向上倾斜5°~10°后与竖流沉淀池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锥斗的倾斜角为45°,高度约为竖流沉淀池高度的。
进一步的,竖流沉淀池的侧壁与一级脱硝池的侧壁固定连接;一级脱硝池、二级脱硝池、脱气池和竖流沉淀池相互连接呈圆柱体。
本发明的优点:
1、为壤中流的脱硝处理提供了确实的解决方案,通过流化生物膜和外加碳源,增强了对壤中流中的硝态氮的去除率,提高了出水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4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