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耦感应式无接触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7503.7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权磊;张利彬;刘小旦;朱晓;马丽萍;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4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俞宏涛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接触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耦感应式无接触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第一电路结构,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第二电路结构,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之间设有耦合组件,耦合组件包括第一互耦结构,以及第二互耦结构;本发明的优点:通过第一互耦结构和第二互耦结构的互耦感应的方式将能量信号及数据信号从连接器插头传至连接器插座,整个过程为无接触传输状态,无需通过接触件插针与插孔对接,使用过程无需采用直插或旋插的方式对接,使用更便捷,可靠性更高,重复使用率较高,不存在机械接触导致的结构磨损的可靠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耦感应式无接触连接器。
背景技术
当前,适用于航天、武器等军用系统的重要配套电气接口仍是以分离脱落/通用电连接器为主,一般由插头及插座两部分组成,电气传输结构通常采用插头与插座对接面结构插合,使得内部接触件的插针与插孔配合连接,以此实现不同设备电气接口之间的电能与信号的同时传输。
但是,目前的传统电连接器,在传输信号种类复杂的使用场景下,接触件型号较多,尺寸大小均不一样,导致在插合面的配合尺寸较多,电连接器壳体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难度随之增加;电连接器在同时传输电能与信号的情况下,内部结构装配复杂程度较高,装配难度大,同时接触件部分又增加了绝缘体、同轴组件等相关零件,使得单个接触件需要实现可靠固定的空间增加,空间利用率下降,外形尺寸不断变大,很难适应当前总体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发展的趋势;电连接器的各种接触件均通过机械式的插合连接,在重复使用的工况环境下,对于精度要求较高、产品结构复杂的电连接器产品,多次重复插合容易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发生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接触件在多次重复插合容易影响产品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互耦感应式无接触连接器,通过第一互耦结构和第二互耦结构的感应耦合方式将能量信号及数据信号从连接器插头传至连接器插座,使整个过程为无接触传输状态,重复使用率较高,不存在机械接触导致的结构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互耦感应式无接触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设置在插头壳体内的第一电路结构,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第二电路结构,所述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之间设有相互感应耦合的耦合组件,所述耦合组件包括与第一电路结构相连的第一互耦结构,以及与第二电路结构相连的第二互耦结构,连接器插头接入的能量信号及数据信号经第一电路结构、耦合组件后传输至连接器插座供负载设备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互耦结构包括第一互耦磁体和第一互耦线圈,所述第一互耦磁体固定连接在插头壳体上,所述第一互耦线圈盘绕在第一互耦磁体上,所述第一互耦线圈与第一电路结构相连;
所述第二互耦结构包括第二互耦磁体和第二互耦线圈,所述第二互耦磁体固定连接在插座壳体上,所述第二互耦线圈盘绕在第二互耦磁体上,所述第二互耦线圈与第二电路结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互耦磁体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通槽,所述第一互耦线圈缠绕在第一凹槽内,且经第一通槽引出后与第一电路结构相连;
所述第二互耦磁体上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二互耦线圈缠绕在第二凹槽内,且经第二通槽引出后与第二电路结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之间还设有吸磁组件,所述吸磁组件包括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插头壳体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插座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插头壳体内设有固定第一电路结构的第一铜柱,所述插座壳体内设有固定第二电路结构的第二铜柱。
优选的,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与第一电路结构相连的输入接口,所述插座壳体上设有与第二电路结构相连的输出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7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