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0046.7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1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坤祥;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新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G08B2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公安 平台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警情信息采集模块、区域划分模块、指挥中心、人员分配模块以及巡控调度模块;
所述警情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指挥中心接警人员录入警情信息至数据库,同时收集对应警情区域的历史警情数据,建立警情信息融合数据平台;
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警情信息融合数据平台内日常积累的警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并划分巡控区域;
所述指挥中心用于根据划分的巡控区域发布巡查任务,并利用人员分配模块对巡控区域进行巡控吸引值分析;然后根据巡控吸引值XK分配对应数量的巡逻人员执行所述巡查任务;当巡逻人员执行巡查任务时,所述巡控调度模块用于统计并分析所述巡控区域内易发生突发警情的时间,并对所述巡控区域进行不同时间段及不同频次的巡查;
当所述巡逻人员确认突发警情信息时,所述指挥中心用于通过北斗定位模块实时获取对应巡控区域内所有巡逻人员的北斗坐标位置,并找出距离警情发生地最近的巡警人员的北斗坐标位置,并通过信息传输接口将警报信号发送给所述巡警人员的移动终端,以便就近的巡警人员快速赶至现场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分配模块的具体分析步骤为:
获取所述巡查任务对应的巡控区域,获取该巡控区域的日均人流量为RL;
从警情信息融合数据平台中调取所述巡控区域的历史警情数据;所述警情数据包括警情等级、牵连人数和财产损失;其中警情等级由巡逻人员上传;
在预设时间段内,统计所述巡控区域发生突发警情的总次数为C1;
设定每次发生突发警情时的突警值为Gi;将突警值Gi与预设阈值相比较,经过相关处理计算得到超警吸引值PL;
通过气象平台调取所述巡控区域当天的气象数据;根据所述气象数据对气象影响系数QX进行评估;利用公式XK=RL×g3+C1×g4+PL×g5+QX×g6计算得到所述巡控区域的巡控吸引值XK,其中g3、g4、g5、g6均为系数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其中突警值Gi的获取方法为:
将每次的警情等级、牵连人数和财产损失依次标记为Di、Ri以及Yi;利用公式Gi=Di×b1+Ri×b2+Yi×b3计算得到突警值Gi,其中b1、b2、b3为系数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其中,超警吸引值PL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统计Gi≥预设阈值的次数占比为Zb1,当Gi≥预设阈值时,获取Gi与预设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超警总值PZ;利用公式PL=Zb1×g1+PZ×g2计算得到超警吸引值PL,g1、g2均为系数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气象数据对气象影响系数QX进行评估,具体为:
通过气象平台调取所述巡控区域当天的气象数据;所述气象数据包括若干个气象因子的最大预计数据;所述气象因子包括气温、降雨量、光照和风力等级;将各气象因子的最大预计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对应气象因子的安全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各气象因子的数据差值;
获取大于零的各气象因子的数据差值,结合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气象因子对巡查任务的影响因子,计算对应的气象影响系数QX。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公安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分配模块还包括:
根据巡控吸引值XK确定对应巡查任务所需的巡逻人员人数为Rz;具体为:数据库内存储有巡控吸引值范围与巡控人数阈值的对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新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新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00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分离器、管路集成模块及空调室外机
- 下一篇: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喷淋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