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0081.9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根喜;栗艳兵;刘永启;严春华;陈正宗;蒋斌;蒋雄伟;徐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必蓝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水面 垃圾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外桶、内筒、隔离网桶、滤网和排水机构;外桶设置有容纳腔和排水孔,排水孔与容纳腔相连通;内筒容置于容纳腔内,内筒具有浮力,内筒能够上下移动;隔离网桶容置于内筒内;滤网容纳于隔离网桶内,滤网能够收纳水面垃圾;容纳腔内固定设置有超声波机构,超声波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去除隔离网桶侧壁上的垃圾;排水机构能够将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排出至收集装置外。本专利设置有超声波机构,以对隔离网桶及容纳腔内各部件进行震荡清洗,无需拆卸设备清洁,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在收集垃圾过程中也可以同时清洗,减少了收集装置的清洁保养时间,提高其收集量和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垃圾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经过长期运行,或者取倒垃圾的过程中、或者长期放置后再开启运行,不可避免的装置内部会调入不少垃圾,例如树叶树枝、泥沙污垢等,这些垃圾对装置的运行及收集垃圾量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装置无法正常运行。且装置运行时,滤网内收纳的垃圾不可避免的也会少量漏入收集装置内部。
随着收集装置运行时间的增加,其内堆积的垃圾会越来越多,如何高效快速地清理收集装置内部堆积的垃圾?且长期可持续地保持收集装置内部的清洁,以保证收集装置高效运行?
结合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内筒、隔离网桶、滤网和排水机构;
所述外桶设置有容纳腔和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内筒容置于容纳腔内,所述内筒具有浮力,所述内筒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隔离网桶容置于内筒内;所述滤网容纳于隔离网桶内,所述滤网能够收纳水面垃圾;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置有超声波机构,所述超声波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去除隔离网桶侧壁上的垃圾;
所述排水机构能够将容纳腔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排出至收集装置外。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波机构与隔离网桶相接触或相接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机构与隔离网桶相接触设置;
所述隔离网桶侧壁开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超声波机构能够振荡去除过水孔内的垃圾。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筒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内筒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中空腔,沿内筒的轴线方向,所述中空腔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筒的长度。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筒靠近上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能够检测内筒内是否放置有滤网;和/或
所述中空腔设置于所述内筒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推进器,推进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推进器设置于容纳腔内,叶片容置于容纳腔或排水孔内,所述推进器被配置为驱动叶片正转将容纳腔内的水经过排水孔排出至收集装置外或驱动叶片反转将水域的水经过排水孔推入容纳腔内。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内筒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隔离网桶设置于支撑架上。
作为本申请所述的防堵塞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水机构设置于外桶表面,所述排水机构能够排出容纳腔内的水至收集装置外;
所述隔离网桶置于外桶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必蓝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必蓝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0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