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1132.X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浪;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 掉电 快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其包括电源输入端Vin、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和电阻R5,电源输入端Vin与母线电源电路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1接地;三极管Q1的第一连接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其控制端与电源输入端Vin相连;场效应管Q2的控制端与三极管Q1的第二连接端相连,其第一连接端经电阻R5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其第二连接端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三极管导通和关闭,实现场效应管导通和关闭,从而不仅可以在电路掉电时实现电路快速放电,而且不会影响产品母线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路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路掉电时的泄放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其包括泄放电路电源输入端Vin、泄放电路电源输出端Vout、二极管D100、三极管Q100、电容C100、电阻R100和电阻R101。现有技术方案是将图1所示的泄放电路串联在产品母线电源电路(未图示)上,通过控制三极管Q100导通和关闭,实现电路快速放电。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方案的问题及缺点:
①、二极管D100连接在主回路上,电路正常工作时二极管D100也处于导通状态,一方面会影响输出电压值,另一方面也会降低电路效率;
②、由于一般三极管Q100流过的电流较小,放电电阻R101一般选择阻值较大的电阻,会影响放电时间。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其不仅可以在电路掉电时实现电路快速放电,而且不会影响产品母线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路转换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其包括电源输入端Vin、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和电阻R5,所述电源输入端Vin与母线电源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1接地;三极管Q1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其控制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第二连接端相连,其第一连接端经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其第二连接端接地。
进一步的,当所述母线电源电路正常供电时,所述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均处于关断状态;当所述母线电源电路关断瞬间,所述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迅速导通,将所述母线电源电路的电压泄放完毕后,所述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恢复关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分别为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
进一步的,所述场效应管Q2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Q2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分别为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和栅极。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还包括电容C2和电阻R3,所述电容C2连接于所述场效应管Q2的第二连接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3连接于所述场效应管Q2的第二连接端和接地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第二连接端相连,其负极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掉电时的快速泄放电路还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依次串联于所述三极管Q1的控制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1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