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机分离检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1341.4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锋;高秀花;孟斐;岳峥;王智伟;史博伟;唐翊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飞腾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检测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机分离检测机构,包括壳体、顶杆、弹簧、芯杆、尾盖、侧盖、微动开关、接插件,顶杆尾部轴向开有凹槽,弹簧置于顶杆尾部的凹槽中;芯杆包括芯轴和轴座,芯轴垂直连接在轴座上;弹簧套在芯杆的芯轴上,弹簧的一端与顶杆尾部凹槽的一端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芯杆的轴座接触;顶杆中部设有凸台;凸台下方开有倒角;微动开关包括压片、开关和滚轮,当产品挂装时,微动开关滚轮初始位置位于倒角处,此时微动开关为断开状态,随着飞机挤压顶杆向下移动时,微动开关滚轮沿着倒角向上移动,当移动到凸台上时,滚轮带动压片挤压开关,使微动开关接通。本发明将弹机分离检测机构安装在弹体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机分离检测机构,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常用的离机检测机构均是直接安装在飞机上,在弹体离开飞机时,飞机无法向产品传递数据,此时产品需要确定本身已脱离飞机才能引爆,若出现误判,则会因误爆而造成人员及重大物品伤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弹机分离检测机构,采用双微动开关的设计,避免因一个微动开关失效造成产品对数据的误判,以提高产品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弹机分离检测机构,包括壳体、顶杆、弹簧、芯杆、尾盖、侧盖、微动开关、接插件,
顶杆尾部轴向开有凹槽,弹簧置于顶杆尾部的凹槽中;
芯杆包括芯轴和轴座,芯轴垂直连接在轴座上;
弹簧套在芯杆的芯轴上,弹簧的一端与顶杆尾部凹槽的一端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芯杆的轴座接触;
顶杆中部设有凸台;凸台下方开有倒角;
微动开关包括压片、开关和滚轮,
当产品挂装时,微动开关滚轮初始位置位于倒角处,此时微动开关为断开状态,随着飞机挤压顶杆向下移动时,微动开关滚轮沿着倒角向上移动,当移动到凸台上时,滚轮带动压片挤压开关,使微动开关接通。
进一步的,两微动开关并联且同时工作,避免因一个微动开关失效造成产品对数据的误判。
进一步的,顶杆在凸台处的直径大于顶杆其他位置的直径。
进一步的,凸台下方开有30°-60°倒角。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片,顶杆上端径向开有凹槽,挡片嵌入凹槽中。
进一步的,挡片与凹槽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使微动开关接通时,挡片被挤压至与壳体上表面接触,防止在飞行过程中水分进入机构。
进一步的,凸台下方开有45°倒角。
进一步的,挡片为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弹簧的一端与顶杆尾部凹槽的一端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芯杆的轴座接触的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弹机分离检测机构安装在弹体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2)本发明通过顶杆的移动转换成微动开关的开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本发明采用双微动开关的设计,避免因一个微动开关失效造成产品数据的误判;
(4)本发明顶杆上端装有密封圈,防止在飞行过程中水分进入机构后结冰造成机构无法工作的情况,提升防水性能。
(5)本发明能通过改变壳体的结构可以适应任何形状、大小的航弹要求,该机构占用体积小,对弹体其他结构影响小,通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飞腾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飞腾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1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