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网架结构的电网调峰需求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2496.X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萍;陈国航;李军徽;朱星旭;潘雅慧;于振博;严干贵;穆钢;刘芮彤;杨滢璇;段方维;范维;贾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G06Q10/04;G06Q10/063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网架 结构 电网 需求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考虑网架结构的电网调峰需求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等效互联系统调峰调度模型
基于考虑网架结构的电网调峰需求机理及调度模型分析框架,构建等效互联系统调峰调度模型,即:分别建立调峰资源供给调度模型、调峰资源需求调度模型和总区域调峰资源供需平衡调度模型;
①调峰资源需求调度模型:以调峰资源需求最大值为目标,释放最多的调峰需求;
②调峰资源供给调度模型:以调峰资源供给最大值为目标,产生最大的接纳空间;
③总区域调峰资源供需平衡调度模型:通过调峰需求集合和需求时段以及调峰供给集合和供给时段来得出差异时段,再通过调峰供需平衡进行迭代修正,最后得到交集处优化的联络线交互功率、互联系统调峰功率需求值和互联系统调峰容量需求值;
2)优化目标函数
(a)调峰资源需求调度模型目标函数
以调峰资源需求最大值Fxq为目标函数,释放最多的调峰需求,其目标函数如下:
Fxq=max{PBxq(t)}-max{PLineB(t)} (1)
PBxq(t)=PGB,min-PeqloadB(t) (2)
式中,PBxq(t)为调峰资源需求曲线;PLineB(t)为传输线由B向A流动的功率,定义其为正方向;PGB,min为区域B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值;PeqloadB(t)区域B等效负荷曲线;
(b)调峰资源供给调度模型目标函数
以调峰资源供给最大值Fgj为目标函数,产生最大的调峰需求接纳空间,其目标函数如下:
Fgj=min{PLineA(t)}-min{PAgj(t)} (3)
PAgj(t)=PeqloadA(t)-PGA,min (4)
式中,PAgj(t)为调峰资源需求曲线;PLineA(t)为传输线由A向B流动的功率;PGA,min为区域A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值;PeqloadA(t)区域A等效负荷曲线;
3)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a)调峰资源需求调度模型求解方法
从初步计算的调峰资源需求曲线PBxq(t)最大值处,以传输线最大限值PLine,max向下作调峰资源供给功率线LB=max{PBxq(t)}-PLine,max;
计算当调峰资源需求功率线为LB时的调峰资源需求集合,如式(5)所示;
式中,ti-tj为调峰资源供给功率线为LB与曲线PBxq(t)相交所对应的时段区间;
判断出上述的调峰资源需求集合是否有超出调峰资源供给集合,若超出,则令LB=max{Pxqj(t)}-PLine,max+ΔP进行迭代,直至满足约束条件EA-EB<ε,最终输出调峰资源需求集合EB和调峰资源需求时段ti-tj;ΔP为迭代步长,ε为接近0的正数;
(b)调峰资源供给调度模型求解方法
从初步计算的调峰资源供给曲线PAgj(t)最小值处,以传输线最大限值PLine,max向上作调峰资源供给功率线LA=min{PAgj(t)}+PLine,max;
计算当调峰资源供给功率线为LA时的调峰资源供给集合,如式(6)所示;
判断出上述的调峰资源供给集合是否有超出调峰资源需求集合的部分,若超出,则令LA=min{PAgj(t)}+PLine,max-ΔP进行迭代,直至满足约束条件EA-EB<ε,最终输出调峰资源供给集合EA和调峰资源供给时段t’i-t’j;
4)约束条件
(a)系统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PG(t)、PW(t)和Pload(t)分别为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实际出力值和系统负荷值;
(b)联络线功率约束
|PLine(t)≤PLine,max (8)
(c)火电机组出力约束
式中,PG,m,min、PG,m,max为第m台火电机组最小、最大出力值,PG,n,m(t)为区域n中第m台火电机组实际出力值,PG,max为火电机组最大可发出力值;
(d)风电出力约束
PW,k,min≤PW,n,k(t)≤PW,k,max (10)
式中,PW,k,min、PW,k,max为第k台风电机组最小、最大出力值,PW,n,k(t)为区域n中第k台风电机组实际出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东北电力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24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