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巷道支护的可拆卸锚杆支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2789.8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伟;唐治;蔡晓桥;高福全;常得志;陈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支护 可拆卸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巷道支护的可拆卸锚杆支护结构;当延伸片从一号槽内部伸出后,延伸片对锚杆孔内壁进行挤压,随着转动柱持续转动,延伸片逐渐挤压岩层内部,延伸片位于岩层内部时,延伸片卡在岩层内,这时通过延伸片使锚杆与岩层之间稳定性更强,从而使锚杆对支护梁的拉扯作用更强,从而避免锚杆孔与锚杆产生松动,导致锚杆出现松动,进而避免锚杆对支护梁的固定作用削弱,但需要取出锚杆时,这时工作人员通过反向转动转动柱,转动柱会通过推动杆拉动延伸片向一号槽内部进行运动,当延伸片进入到一号槽内部后,延伸片不在对岩层进行支撑,这时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正常手段取出锚杆,从而使锚杆能够进行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巷道支护的可拆卸锚杆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巷道开挖后,围岩中的原始地应力出现重新分布,形成应力集中区;在该区域内,岩体中原有的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不连续面可能进一步发展,并可能产生新的不连续面,各不连续面可能相交、贯通,并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冒落;锚杆的悬吊作用就是将这些松散、破碎岩石锚固在围岩内部较坚硬、稳定的岩层中,进而起到对支护梁在巷道内壁上的支护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锚杆在对支护梁以及其他支护结构进行支撑拉扯时,所使用的锚杆款式较多,例如硬膨胀水泥锚杆、双快水泥锚杆和树脂锚杆:用于对支护梁和巷道之间进行固定和安装,并且具备安装简单、锚固可靠和初锚力大的优点;
但上述举例锚杆仍旧具备以下缺点;
一)上述锚杆多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加入外加剂而成,具有速凝、早强、减水、锚杆力较强和膨胀等特点,但当锚杆进行长时间使用后,不在需要巷道进行支护,由于这些锚杆多为水泥等材质制成,所以拆卸时较为困难,并且拆卸后难以进行重复利用;
二)上述锚杆在进行长时间使用时,由于巷道内部工作车辆走动,以及长时间使用时,岩层出现轻微运动,会使锚杆孔与锚杆不在紧密贴合,若是不进行相对应的维修,容易使锚杆在锚杆孔内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巷道支护力下降。
综上所述,为解决本文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巷道支护的可拆卸锚杆支护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巷道支护的可拆卸锚杆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巷道支护的可拆卸锚杆支护结构,包括
支护梁,
锚杆,所述锚杆穿过所述支护梁深入到所述巷道岩层内,且所述锚杆与所述支护梁螺纹连接;
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锚杆下端,所述垫片位于所述锚杆和所述支护梁之间;
还包括;
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开设在所述锚杆内部,所述柱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柱;
一号槽,所述一号槽均匀开设在所述转动柱上侧,且所述一号槽与所述柱形槽内部连通;
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所述转动柱上端面,所述环形槽与所述一号槽高度相同;
伸展机构,所述伸展机构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和一号槽内,所述伸展机构用于提高锚杆对支护梁抗拉力。
进一步的,所述伸展机构包括,
延伸片,所述延伸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一号槽内,所述延伸片用于提高锚杆的抗拉力;
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位于所述延伸片与所述转动柱之间,所述推动杆两端分别铰接在延伸片与环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下侧内壁固连有调节柱,所述推动杆位于环形槽内部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调节柱上,当所述转动柱向下运动时,所述调节柱从推动杆上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2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