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疲劳驾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3479.8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8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程方舟;栗羽峰;梁田峰;张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14 | 分类号: | B60W50/14;G06V20/59;B60W50/16;B60W40/08;A61B5/18;A61B5/00;A61M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周丹娜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疲劳 驾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疲劳驾驶的方法、抑制疲劳驾驶的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监测目标用户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响应监测到上述目标用户处于疲劳状态,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其中,上述唤醒服务为利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封装驾驶座舱硬件提供的基础软件能力得到的;调用上述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以向上述目标用户提供上述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对应的唤醒功能。本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抑制疲劳驾驶方式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疲劳驾驶的方法及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驾驶员疲劳监测技术日益成熟落地,为了提升驾驶安全性,需要提供对应的抑制驾驶员疲劳的方案或者说需要提供促使驾驶员摆脱疲劳状态的方案。
相关技术中,通过车辆行车电脑发出警示声音及视觉刺激,对驾驶员进行强制唤醒,促使其摆脱疲劳状态。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抑制疲劳驾驶的方案灵活性有待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疲劳驾驶的方法、抑制疲劳驾驶的装置及车辆,提升抑制疲劳驾驶方式的灵活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抑制疲劳驾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监测目标用户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响应监测到上述目标用户处于疲劳状态,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其中,上述唤醒服务为利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封装驾驶座舱硬件提供的基础软件能力得到的;调用上述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以向上述目标用户提供上述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对应的唤醒功能。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监测到目标用户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包括:根据监测服务监测目标用户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其中,上述监测服务为SOA封装驾驶座舱中摄像部件提供的基础软件能力得到的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包括:确定上述目标用户所处的初始疲劳等级,其中,不同的疲劳等级对应于不同的唤醒策略,不同唤醒策略分别包含的唤醒服务不同;根据上述疲劳等级获取对应的唤醒策略,并将上述疲劳等级对应的唤醒策略所包含的唤醒服务确定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唤醒服务的调用情况,确定上述目标用户对不同唤醒服务产生的唤醒反馈数据;根据上述唤醒反馈数据,调整施加至上述目标用户的唤醒策略。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唤醒反馈数据,生成针对于上述目标用户的适用唤醒策略;将上述目标用户与上述适用唤醒策略进行关联存储。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包括:判断上述目标用户是否关联有适用唤醒策略;在上述目标用户关联有适用唤醒策略的情况下,根据上述适用唤醒策略确定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包括:根据出厂预设数据,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或,根据上述目标用户的自定义数据,在多种唤醒服务中确定出应用于上述目标用户的一种或多种目标唤醒服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上述多种唤醒服务包括:震动唤醒服务、热接触唤醒服务、冷接触唤醒服务、嗅觉唤醒服务、视觉唤醒服务以及听觉唤醒服务中的至少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3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