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整设备碱浓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5377.X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顾金华;顾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8 | 分类号: | D06B23/28;D06B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整 设备 浓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整设备碱浓度控制方法,染整设备包括工作槽,还设有配制槽及对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检测的碱浓度检测机构,该方法包括检测工作槽碱液的实时浓度值Pi,将Pi与碱液工艺设定浓度值Ci相比较,若Pi<Ci-ΔW时;在配制槽内配置浓度为Cj的碱液,Cj=(Ci+ΔK);将配制槽的碱液定量加入工作槽;检测工作槽碱液的实时浓度值P j+(n‑1),若P j+(n‑1)<Ci-ΔW,配制槽配置浓度为Cj+n=Cj+(n‑1)+ΔK的碱液,返回步骤(1c)循序执行,直到Ci-ΔW≤P j+(n‑1)≤Ci+ΔW时,返回步骤(1)循序执行。本发明能使工作槽碱液浓度始终处于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浓度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染整设备碱浓度控制方法,属于纺织染整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染整工艺中,通常设有将织物在工作槽中浸渍碱液进行丝光/碱缩处理的工序,工作槽中碱液浓度是关键性工艺参数,使工作槽碱液浓度满足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并保持恒定,对于丝光工序可以改善织物表面光泽和手感,提高染色得色率和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对于碱缩工序可以增加针织物的组织密度和弹性。因此,工作槽碱液浓度直接影响织物外观质量、染色和后整理工艺。
染整设备如碱缩机、丝光机通常具有浸渍碱液的工作槽,织物经工作槽浸渍碱液处理。现有对工作槽碱液浓度的控制方法通常采用人工滴定方式,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调整阀门的大小加补原碱、淡碱或水,对工作槽的碱液浓度进行控制。但是采用人工滴定在工作中存在以下缺点:不同的操作人员滴定结果往往不相同,极易产生误差;从检测到调整碱液浓度之间存在巨大的时间间隔,在该间隔时间内,碱液的浓度又发生了变化,因而所调整的数值并非根据调整时刻的浓度进行调整,存在很大误差;采用人工方式,不能实现连续检测,不能连续调整碱液浓度,从而难以保持碱液始终处于设定浓度值,影响后续染色工艺重现性,导致织物次品率高,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增加用工数量和人力成本,造成水、汽、药剂等资源浪费,加大污水处理成本,影响环境,亟需改进。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205724.5名称为:一种碱减量机碱量自动控制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374805.4名称为:碱减量工艺中碱浓度在线测控系统等专利,都公开了一种碱液浓度控制方法,其共同之处在于都不设置配制碱液的配制槽,仅设置浸渍碱液的工作槽,在织物连续运行实施碱减量处理过程中,为了把工作槽碱液浓度调整到工艺设定浓度值,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在工作槽内添加原碱、淡碱或水。这样极易造成碱的配比浓度时高时低,浓度稳定性差,在碱液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浓碱融合不均,造成碱与水的分层。
因此,现有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工况问题,丝光/碱缩工序中,工作槽碱液浓度达不到织物轧碱/浸渍要求,直接影响到所加工织物的质量,如丝光钡值大幅降低,会影响丝光效果,带来丝光效果的差异、织物带碱的差异、织物幅宽的差异等,这些都对织物染色的影响非常明显,并由此造成织物染色形成色差,碱缩工序织物的组织密度和弹性不达标,经常造成产品报废或返工,产品合格率低,处理成本高。染整工艺中工作槽碱液浓度的测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并无很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工作槽碱液浓度实施连续检测、连续调整,碱液浓度调整精度高,碱与水融合均匀,并使工作槽碱液浓度始终处于工艺设定浓度值范围内的染整设备碱浓度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染整设备碱浓度控制方法,染整设备包括浸渍碱液的工作槽,还设有配制碱液的配制槽以及对工作槽、配制槽碱液浓度检测的碱浓度检测机构,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5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