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1481.X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鲍光达;高旭;龙红明;雷杰;吴婷;孔禹琪;覃德波;安婧姝;裴元东;刘桐;余正伟;王毅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3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电 传感器 检测 落下 强度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属于球团落下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它包括水平布置的下落平台,所述下落平台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球钢板,且所述下落平台上开设有贯穿厚度的孔洞,所述接球钢板位于孔洞的正下方,所述接球钢板的外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球团表面裂纹判定完全依靠肉眼完成,存在着检测效率低、误差大、劳动强度大等不足,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对球团表面裂纹实现自动化观测检验判定,降低检测人员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球团落下强度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铁矿粉、固废尘泥、煤粉等粉体如果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会造成反应器透气性下降、炉压增高、还原动力学条件恶化等诸多不良后果,甚至引发恶性安全事故。工业上大多通过圆盘造球机或对辊压球机等成型设备将此类粉体制备成适宜粒度的球形、半球形、椭球型、枕型等团块,再通过4-5次皮带转运至后续工序。转运过程中,由于设备高度差等原因,每一次转运都需要经过高度不等的下落和碰撞。如果球团强度不足以抵抗落下过程产生的瞬时冲击力,球团直接破碎或者在后续工序中破碎,大幅降低成品率,甚至影响后续工序的顺行。生产中一般将球团反复从固定高度自由下落至钢板上,以球团不发生破碎同时表面不产生裂纹的次数为球团落下强度表征的方法,对于高度的确定,不同企业、不同工艺有不同的标准,常见的有0.5m、1.0m甚至2.0m等。
目前,氧化球团、含碳球团、型煤等球团的落下强度检测基本全部由人工完成,检测人员反复弯腰下蹲再起立,通过肉眼甄别球团表面是否由裂纹的产生,劳动强度非常大,再加上生产现场光线不佳,对检测人员的用眼强度和责任心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对球团表面裂纹实现自动化观测检验判定,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球团表面裂纹判定完全依靠肉眼完成,存在着检测效率低、误差大、劳动强度大等不足,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与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对球团表面裂纹实现自动化观测检验判定,降低检测人员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球团落下强度的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下落平台,所述下落平台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球钢板,且所述下落平台上开设有贯穿厚度的孔洞,所述接球钢板位于孔洞的正下方,所述接球钢板的外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
优选地,下落平台上设置有抽拉单元,所述抽拉单元包括动力件和由动力件所驱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平行设置于下落平台下方,且所述抽拉板在伸缩杆的带动下做直线往返运动,用于将孔洞覆盖或者显露。
优选地,还包括竖直调节单元,所述竖直调节单元包括与下落平台的一侧相连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柱上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滑槽,所述连接件远离下落平台的端部穿过滑槽,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于滑槽内。
优选地,接球钢板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且两侧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中心连线与接球钢板的顶面保持齐平。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抽拉单元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
优选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设置有与单片机相连的测试按钮。
优选地,接球钢板的厚度为8mm~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1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