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污泥脱水造粒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1592.0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容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5 | 分类号: | C02F1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1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泥 脱水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污泥脱水造粒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螺旋压榨过滤的方式,压榨力可达到1.0MPa以上,实现对污泥在密闭的环境下的处理,设计有筛孔的螺旋导引轮,滤饼增厚后在压榨力的推动下从螺旋导引轮内匀速挤出,牵引螺旋导引轮内的滤饼一同挤出,驱动螺旋导引轮旋转,将滤带螺旋缠绕包裹在圆柱形滤饼上,由于滤饼的移动形成的剪切力,螺旋导引轮内的滤饼层无法沉积,同时滤带沿螺旋导引轮的外螺带螺旋前进,滤带相对于螺旋导引轮表面移动形成对滤饼层的剪切力,螺旋导引轮外的滤饼层也无法沉积,而且滤带随滤饼移动而螺旋前进相当于过滤介质一直处于持续更新状态,从而解决过滤介质卸饼、清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污泥脱水造粒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造纸产业的发展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造纸废水经治理设施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成为新的污染源。污泥的处理先后经过了海洋投弃、土地填埋、堆肥化、焚烧等多种实践的处置方法,采用海洋投弃、土地填埋、堆肥化的污泥处置方法有重金属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的共同缺点,因此污泥焚烧的处置方式使污染物朝减量化、无害化的方向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510758318.0,专利名称为市政污泥混调改质剂、污泥半干化方法)公开了市政污泥混调改质剂、污泥半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A、组分B、组分C;所述组分A是竹醋原液与乳酸菌发酵原液的混合溶液,混合体积比例为竹醋原液60%~80%、乳酸菌发酵原液40%~20%;组分A与待处理污泥体积比=0.5%~3%;所述组分B是质量浓度30%的双氧水溶液;组分B与待处理污泥体积比=0.5%~1%;所述组分C是质量浓度30%的复聚铝溶液;组分C与待处理污泥体积比=0.1%~0.5%。产品的使用方法是向污泥中依次加入各组分,搅拌并调节pH值,分层后即得混调改质后的污泥。本发明还提供污泥半干化方法,是将混调改质后污泥经物理压滤。本发明产品组分简单、污泥改质效果好,使用方法工艺简便、易于实现,污泥半干化方法可以使污泥处理的杀菌、除臭、深度脱水一次完成,且脱水减量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污泥处置效率。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920821804.6,专利名称为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第一翻抛辊,可沿承载台长度方向滚动的架设于承载台上;第二翻抛辊,可沿承载台长度方向滚动的架设于承载台上,并与所述第一翻抛辊定距平行设置;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翻抛辊、第二翻抛管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翻抛辊、第二翻抛辊在承载台上同步的滚动进退;所述第一翻抛辊的表面呈轮辐状的设置有若干翻抛刮板,用于将承载台上的造纸污泥刮起并翻转;所述第二翻抛辊的表面呈轮辐状的设置有若干翻抛爪钉,用于翻松被第一翻抛辊翻转的造纸污泥。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造纸污泥快速高效的干化处理,进而提升了造纸污泥的处理效率。
现有技术1采用物理压滤脱水的方法,这种半干化脱水的方式使得污泥含水率仍然很高,通常污泥含水率超过50%,污泥中的水分不是燃料或助燃剂,反而在污泥燃烧的过程中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污泥燃烧温度、影响污泥的持续稳定燃烧。因此作为污泥焚烧的前置处理工序,污泥中水分较高将严重影响持续稳定燃烧。现有技术2采用阳光曝晒、水分自然蒸发的办法实现污泥脱水,污泥暴露在环境中,其有机物降解产生的恶臭气体会散发到环境空气中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污泥脱水造粒工艺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一,启动螺旋压榨机无负载空转,螺旋压榨机应运转正常,清洗螺旋导引轮筛孔堵塞的污泥,安装新的滤筒;滤带输送组件包括卷曲辊、预压张紧组件、校正辊,调整预压张紧组件将滤带输送至螺旋导引轮,沿螺旋导引轮的螺带缠绕前进至出料端,与滤筒连接,通过校正压辊的校正防止滤带从螺旋导引轮跑偏、跳脱,滤带将滤筒与螺旋导引轮间的间隙密封完毕,滤筒可以开始工作;调整辊轮间距、高差及托辊支架的水平,使得螺旋滚筒绕自身中心轴线平稳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容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容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1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