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1901.4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柴艳芳;王海芳;周春子;侯彬;李金惠;吕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030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中单氰胺 分析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装置及方法,淋溶土柱管内填充有土壤样品层,所述淋溶土柱管底面的中心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淋溶土柱管的管壁上留有采样口,所述淋溶土柱管的底部需留有用于集水的凹槽;所述淋溶土柱管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石英砂过滤器;所述淋溶土柱管的底部铺设有两层尼龙丝网,在铺设的尼龙丝网的上端铺设有隔滤层。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淋溶参数进行淋溶实验,优化检测方法,对土壤进行成分分析,推断单氰胺迁移转化机理和转化比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单氰胺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得出结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单氰胺由于其性质不稳定,在pH5.0时极易转化成双氰胺,在pH4.0时又极易转化成尿素,只有pH=4.0-5.0之间可以稳定存在,并且需要加入适量的缓冲剂。固体单氰胺在20℃时密度为1.405g/cm3。30%与50%的液体单氰胺均呈现浅黄色,而且随浓度的升高黄色加重。由于单氰胺溶液中含有铁的最高价化合物(高铁化物),所以会受温度、光照等条件变化而引起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以及pH值的设定,温度要控制在室温来进行实验的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单氰胺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适合测定低含量和工艺合成中的单氰胺残留。
(2)罗丹明类柱前衍生剂用来测量果蔬中的单氰胺残留量。
(3)没有考虑土水体系中单氰胺的迁移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装置及方法。单氰胺是一种带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当其进入土壤中时,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有机质等,容易造成生态失衡。同时也可能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本发明主要通过模拟降水以及地下水循环研究单氰胺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为相关的实地研究提供参考。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装置包括:
淋溶土柱管;
所述淋溶土柱管内填充有土壤样品层,所述淋溶土柱管底面的中心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淋溶土柱管的管壁上留有采样口,所述淋溶土柱管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集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凹槽出水口和凹槽进水口之间通过水泵连通;
所述淋溶土柱管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石英砂过滤器;
所述淋溶土柱管的底部铺设有两层尼龙丝网,在铺设的尼龙丝网的上端铺设有隔滤层。
进一步,所述淋溶土柱管的顶端位置每间隔10cm设置一个采样口,共计有6个采样口。
进一步,所述隔滤层采用大小不均匀的细石英砂粒。
进一步,所述淋溶土柱管为有机玻璃制成的圆柱体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方法,所述土壤中单氰胺分析检测方法包括:
(1)样品采集与前处理:采用系统布点法进行布点进行土壤的采集,土壤样品不含任何农药药物,将土壤中杂草和砂砾去除,自然阴干且充分混匀后过2mm筛,保存待用;
(2)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单氰胺的标准储备液,然后对其进行稀释,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3)淋溶柱的设计与搭建:将自行设计的土柱进行组建,并进行预实验考察实用性;
(4)设置不同淋溶参数,包括不同流速、不同pH、不同浓度进行实验,模拟自然条件探究单氰胺迁移转化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1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