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8206.0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阚文亮;张宇;杜俊喜;苏冬冬;张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底板的前侧通过铰轴与一个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侧的内置板的顶壁上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架结构,在位于中间的内置板上连接有背撑部;将底板与外接板进行拼接,将带有支架结构的内置板嵌装在两侧的U形凹槽中,这时可根据基坑内部环境判定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度,是否将两组双向气缸进行转动,进而在底板的作用下提升竖板的防护作用,将带有背撑部的内置板嵌装在位于中部的内置槽中,这时需要将推板与直角板进行装配,通过第二电机的转动,在螺纹环的作用下将直角板进行前推,使得推板上的插针插入基坑内壁中,形成相对稳定状态,如此则完成装置在基坑内部的使用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防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并对周围建筑物的地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现有的基坑防护装置在针对基坑内侧进行封堵时,其装置自身的稳固状态基本不够,同时针对基坑的大小不能快速应变装置的支撑位置进行基坑防护,同时在对基坑防护过程中锚定在基坑侧壁中的锚定强度也不理想,且锚定后不易拆除,增加装置的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增加了对基坑的防护作用且拆卸方便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前侧通过铰轴与一个竖板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底板的后壁上开有插槽,一个外接板的左右两端通过插块与插槽固定相连,在所述的外接板的中间以及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一个U形凹槽,在每个U形凹槽内分别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一个内置板;在位于左右两侧的内置板的顶壁上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架结构,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一个固定在位于左右两侧的内置板上的铰接座,在所述的铰接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在所述的铰接座上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转轴同轴线固定相连,每根转轴与两个双向气缸的下侧推杆端分别固定相连,在所述的两个双向气缸的上侧推杆端分别固定有侧接座,所述的侧接座与固定在竖板上的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的活动轴沿垂直于竖板的方向设置,所述的两个双向气缸的上侧推杆呈V字形设置且两个双向气缸的上侧推杆之间夹角范围在30°-90°之间,底板与竖板之间在双向气缸的带动下能够在30°-90°之间转动;
在位于中间的内置板上连接有背撑部,所述的背撑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左右间隔固定在内置板上的安置架,两个安置架的前壁各自与一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侧板的后壁固定相连,在两个安置架之间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的旋转轴与一根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丝杠轴的后端固定相连,在所述的两个安置架相对设置的内壁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有一个齿板,所述的齿板的下端穿过位于中间的内置板上的开孔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有一个与齿板啮合配合的齿轮,在一个直角板的竖直板的中间开孔上固定有一个螺纹环,所述的丝杠轴穿过螺纹环且与螺纹环螺纹连接,所述的直角板的竖直板的左右侧壁分别与相应侧的侧板的内壁通过滑移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的滑移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开在侧板内壁上的第二滑槽,在所述的竖直板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插入对应设置的第二滑槽且与第二滑槽能够前后滑动连接;
在所述的竖板中间开有一个安装孔,所述的直角板的水平板沿水平方向穿过安装孔且能够沿安装孔前后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安装孔后部的水平板上固定有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盘,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推板与穿过安装孔的水平板的前端固定相连且在所述的推板的前壁上固定有多个插针,推板向前运动时,限位盘能够压在安装孔处的竖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8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