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69424.6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7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卢智慧;刘琦;陈泽萍;郭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83 | 分类号: | C08G18/83;C08G18/32;C08G18/38;C08G18/42;C08G18/66;C08G18/12;A61L15/26;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黎金娣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抗菌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季铵盐类化合物,所述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
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H3、-CH2CH3或-(CH2)n3OH,
R3为-S(CH2)n4CH3,
X为卤素,
n1选自2~8之间的任一整数,
n2选自3~8之间的任一整数,
n3选自1~3之间的任一整数,
n4选自0~4之间的任一整数;
提供预聚体,所述预聚体由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制得:在保护性气体下,将
向所述预聚体中加入所述季铵盐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制得第一材料;
向所述第一材料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制得第二材料;
将所述第二材料进行冷冻干燥,制得聚氨酯抗菌材料;
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300 g/mol ~ 2000 g/mol;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g/mol~300g/mol;
其中,所述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所述聚酯多元醇和所述小分子多元醇的摩尔量的比为1:0.2~0.5:0.1~0.35;
所述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所述季铵盐类化合物和所述有机溶剂的摩尔量的比为1:0.1~0.3: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反应的时间为10~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己内酯三元醇和聚(L-丙交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包括季戊四醇、木糖醇、三乙醇胺、三羟甲基丙烷、双甘油、甘露醇和山梨糖醇及其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一种或几种:
(B)所述加入季铵盐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的步骤中,反应条件包括:于50℃~75℃加热;
(C)所述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的步骤中,反应条件包括:于20℃~30℃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新癸酸铋、异辛酸铋、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备所述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如下步骤:将结构通式为HO(CH2)n1NR1R2的单体A与结构通式为R3(CH2)n2X的单体B混合,于70℃~100℃下进行离子化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几种:
(a)反应的时间为24 h ~ 30 h;
(b)以无水乙醇为溶剂;
(c)所述单体A和所述单体B的摩尔比例为1:1。
8.一种抗菌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聚氨酯材料的孔隙率为65%~80%,吸水率为350%~500%。
10.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聚氨酯材料在制备如下任一种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体内压迫止血材料、体表压迫止血材料、组织腔体填塞材料、抗氧化应激材料和抑菌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94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及包括该电机转子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