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处理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69442.4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1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全;王槐春;陈敬一;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春彦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温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建立云端加热参数数据服务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匹配的分布式数据节点;分布式数据节点将待加热产品的型号发送到云端加热参数数据服务器,匹配得到对应待加热产品的型号的加热时长、保温时长、加热温度、温度上升率,并传输到分布式数据节点,分布式存储节点根据得到的温度上升率,以及获取的环境温度数据,对热处理装置进行加热测试,得到测试温度上升率,若测试温度上升率与温度上升率的差值在设定的差值阈值范围内,则将获取的加热时长、保温时长、加热温度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加热参数,控制热处理控制装置以及时间控制装置执行加热参数,完成待加热产品的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热处理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双相钢在理想的状态下,其固溶组织中的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占一半,因此,该类钢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塑性、韧性和强度高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抗氯离子腐蚀和点腐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沿海领域的建设和具有在恶劣工况下运行的设备的制造,作为当今高级的耐腐蚀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双相钢化学成分、最终热处理等差异,难以使双相钢达到最佳的双相比状态,且双相钢的热处理由于两种相的存在,也较难控制,从而使得双相钢的优秀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甚至由于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的比例无法达到要求的状态,从而导致产品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现阶段需设计一种热处理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处理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云端加热参数数据服务器,所述的加热参数包括加热产品的型号、加热时长、保温时长、加热温度、温度上升率;
步骤二,将数据传输模块与分布式数据模块中的各分布式数据节点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分布式数据节点,获取待加热产品的型号和待加热产品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数据,将获取的待加热产品型号以及获取的环境温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匹配的分布式数据节点;
步骤三,分布式数据节点将待加热产品的型号发送到云端加热参数数据服务器,匹配得到对应待加热产品的型号的加热时长、保温时长、加热温度、温度上升率,并传输到分布式数据节点,分布式存储节点根据得到的温度上升率,以及获取的环境温度数据,对热处理装置进行加热测试,得到测试温度上升率,若测试温度上升率与温度上升率的差值在设定的差值阈值范围内,则将获取的加热时长、保温时长、加热温度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进入步骤五;否则,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根据得到的测试温度上升率,通过热处理控制装置调节热处理装置的加热功率,再次进行测试,得到调节热处理装置的加热功率后的测试温度上升率,直到得到的测试温度上升率与温度上升率的差值在设定的差值阈值范围内,完成调节,将调节完成后的热处理装置的加热功率数据、环境温度数据以及加热的产品型号,在分布式数据节点打包生成对应加热的产品型号的加热特征数据,并上传到加热参数数据服务器;将调节完成后的热处理装置的加热功率数据、加热时长、保温时长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五,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加热参数,控制热处理控制装置以及时间控制装置执行加热参数,完成待加热产品的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的将数据传输模块与分布式数据模块中的各分布式数据节点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分布式数据节点,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一,分别获取分布式数据模块中的各分布式数据节点的内存占用、磁盘占用和CPU占用,根据内存占用、磁盘占用和CPU占用获取各分布式数据节点获取任务的权重,根据分布式数据节点获取任务的权重对分布式数据节点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分布式数据序列;
步骤二,根据第一分布式数据序列,获取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一分布式数据序列中各分布式数据节点的访问延迟,根据访问延迟进行排序得到对应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二分布式数据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9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菌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两片式夹持吹塑模具以及吹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