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测量装置以及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7094.5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贺郑曈;赵金奇;李学建;叶怀昆;徐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1/06 | 分类号: | G01R21/06;G01R19/00;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万立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测量 装置 以及 供电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测量装置以及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对负载供电,电能测量装置耦接输电线路用于获取输电线路的电参数,该电能测量装置包括: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用于耦接输电线路;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用于耦接电流互感单元,并经由电流互感单元耦接输电线路;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耦接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和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耦接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控制开关模块连通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和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与检测模块之间的电流通路,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在连通电流通路后对经开关模块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电流检测。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兼容多种供电场景,减小测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测量装置以及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新型供电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新型供电系统与传统的供电系统相比,增加了额外的供电端,不同的供电端对负载进行供电时,供电参数不一定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测量仪表显然已不能满足复杂的供电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测量装置以及供电系统,用意改善/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新型供电系统中,传统的测量仪表不能实现多种场景电能测量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能测量装置,该电能测量装置应用于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对负载供电,该电能测量装置耦接输电线路用于获取输电线路的电参数,该电能测量装置包括: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用于耦接输电线路;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用于耦接电流互感单元,并经由电流互感单元耦接输电线路;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耦接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和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耦接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控制开关模块连通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和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与检测模块之间的电流通路,检测模块还被配置为在连通电流通路后对经开关模块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电流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其中,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检测模块包括:电能计量单元,电能计量单元的输入端耦接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能计量单元被配置为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电流计量数据;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耦接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以及电能计量单元的控制端,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开关模块连通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和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与电能计量单元之间的电流通路,以及获取电能计量单元的电流计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开关模块连通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与电能计量单元之间的电流通路;以及响应于直通式电流采样接口与电能计量单元的连通状态下,电能计量单元未采样到电流计量数据,控制开关模块连通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与电能计量单元之间的电流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互感式电流采样接口与电能计量单元的连通状态下,电能计量单元未采样到电流计量数据,生成手动配置电流采样接口的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压采样接口,用于耦接输电线路;其中,电能计量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压采样接口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电压计量数据;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电能计量单元的电压计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电流计量数据确定对应的电流相位角、以及根据电压计量数据确定对应的电压相位角,并根据电流相位角和电压相位角确定对应的第一接线方式,第一接线方式包括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7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分离式料带的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集群系统及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