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燃射流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8928.4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安涛;卢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19/12 | 分类号: | F02B19/12;F02B19/16;F02F1/24;F01P1/06;F01P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蔡俊 |
地址: | 43005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燃射流室结构,包括发动机缸盖和预燃室壳体,所述预燃室壳体通过压板装置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盖内,所述压板装置包括压板和压板螺栓,所述发动机缸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压板螺栓对应的压板固定螺纹孔,所述压板螺栓穿过所述压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压板固定螺纹孔内,所述压板包括支撑于所述发动机缸盖上的压板支撑部和压装于所述预燃室壳体顶部的压板压装部。本发明取消了发动机缸盖与预燃室壳体的螺纹连接结构,改为压装方式,利用压板装置使预燃室壳体在发动机缸盖内固定,解决了密封圈破损和螺纹烧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预燃射流室结构。
背景技术
为提升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采用预燃室射流技术。技术核心是增加一个预燃室,火花塞安装在预燃室内。发动机起动时火花塞先点燃预燃室内的可燃混合器,然后点燃的气体再从预燃室下端的喷孔内喷出,点燃主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
申请号为202210822252.7,名称为《一种点燃式航空煤油发动机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点燃式航空煤油发动机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燃烧系统包括缸套,缸套顶部设有气缸盖,气缸盖两侧分别设有进气道和排气道,气缸盖顶部还设有航空煤油燃料喷嘴、预燃室壳体和氨燃料喷嘴,缸套内部设有活塞,活塞与缸套和气缸盖之间形成有主燃烧室,进气道上设有进气门,排气道上设有排气门;预燃室壳体内设有预燃室火花塞,预燃室壳体与气缸盖之间设有密封垫圈,预燃室火花塞与预燃室壳体通过螺纹连接,预燃室火花塞与预燃室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预燃室壳体底部设有若干个射流喷孔;航空煤油燃料与氨燃料通过航空煤油燃料喷嘴、氨燃料喷嘴喷入主燃烧室内形成可燃混合气。
申请号为202210890980.1,名称为《一种直喷发动机火焰射流点火系统及方法》的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一种直喷发动机火焰射流点火系统及方法,包括集成式火焰射流点火系统和发动机,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盖、活塞、进气道和排气道,缸体、缸盖和活塞之间形成主燃烧室,进气道和排气道与主燃烧室连通;集成式火焰射流点火系统安装在缸盖上,包括缸内直喷喷嘴、预燃室喷嘴和火花塞,缸内直喷喷嘴连通主燃烧室,在缸内直喷喷嘴外设有环绕缸内直喷喷嘴的预燃室,预燃室连通主燃烧室,预燃室喷嘴和火花塞安装在预燃室内。
现有方案的预燃室本体与缸盖是螺纹紧固式结构,由于燃烧室内温度高,所以燃烧室本体与缸盖的螺纹连接处极易烧结,同时,火花塞与预燃室也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由于预燃室内的温度也很高,虽然有缸盖冷却水的冷却,但火花塞与预燃室的螺纹连接处也存在烧结风险。由于螺纹烧结的原因,导致拆装火花塞时可能对预燃室的安装带来松动风险,这个风险是不易察觉的。预燃室的容积呈长圆柱体,靠近火花塞处的气体容易形成死区,特别是在发动机低转速时表现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低转速时换气充分、火花塞与缸盖连接处结构稳定、火花塞螺纹处没有烧结问题的预燃射流室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预燃射流室结构,包括发动机缸盖和预燃室壳体,所述预燃室壳体通过压板装置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盖内,所述压板装置包括压板和压板螺栓,所述发动机缸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压板螺栓对应的压板固定螺纹孔,所述压板螺栓穿过所述压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压板固定螺纹孔内,所述压板包括支撑于所述发动机缸盖上的压板支撑部和压装于所述预燃室壳体顶部的压板压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板压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部,所述压板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安装部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压板固定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安装部位于所述压板支撑部和所述压板压装部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预燃室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火花塞的安装结构,所述预燃室壳体的下部、与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换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孔的轴线与所述预燃室壳体的轴线不平行也不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8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