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9927.1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1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种晓宇;陆天龙;干梦迪;冯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德立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9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65003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障 涂层 隔热 能力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S1、将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在服役条件下进行测试,测量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a1,冷却侧温度Ta5;
S2、在相同的服役条件下,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冷却侧温度,其中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与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中的基底相同,利用逼近方法将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和冷却侧温度的温度差逐渐逼近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中基底两侧的温度差;
S3、通过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a1和冷却侧温度Ta5的温度差,减去采用逼近方法得到的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两侧的温度差得到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与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中的基底相同,包括材料、组织、尺寸、表面粗糙度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相同的服役条件包括高温燃气的温度、压力、流量相同,冷却气体的冷却路径、温度、压力、流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逼近方法中当Ti-Ti-1小于允许误差时,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i为:Δti=Ta1-Ta5-Δtbi,其中Δtbi为第i次测量的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和冷却侧温度的温度差,Ta1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a5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冷却侧温度,Ti为第i次施加于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逼近方法具体如下:
S201、在相同的服役条件下,进行一次实验,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b11,冷却侧温度Tb12,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b11和冷却侧温度Tb12的温度差为Δtb1,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高温侧温度T1估计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冷却侧温度Ta5和Δtb1之和;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1为:Δt1=Ta1-Ta5-Δtb1;
S202、改变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使热源温度等于T1,进行二次实验,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b21,冷却侧温度T22,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b21和冷却侧温度Tb22的温度差为Δtb2,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高温侧温度T2估计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冷却侧温度Ta5和Δtb2之和;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2为:Δt2=Ta1-Ta5-Δtb2;
S203、改变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使热源温度等于T2,进行三次实验,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b31,冷却侧温度Tb32,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b31和冷却侧温度Tb32的温度差为Δtb3,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高温侧温度T3估计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冷却侧温度Ta5和Δtb3之和;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3为:Δt3=Ta1-Ta5-Δtb3;
S204、以此类推,改变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使热源温度等于Ti,进行第i次实验,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bi1,冷却侧温度Tbi2,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bi1和冷却侧温度Tbi2的温度差为Δtbi,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高温侧温度Ti估计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冷却侧温度Ta5和Δtbi之和;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i为:Δti=Ta1-Ta5-Δtbi,当Ti-Ti-1小于允许误差时,Δti即为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99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