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加解密系统、数据加密方法及数据解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4036.5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刘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芯光智网集成电路设计(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骆文欣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解密 系统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加解密系统、数据加密方法及数据解密方法。包括: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加密数据和待解密数据,并将待加密数据发送至加密模块,将待解密数据发送至解密模块;加密模块,用于确定加密轮次,并获取加密轮次对应的第一提取密钥,根据第一提取密钥对接收的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最终加密数据;解密模块,用于确定解密轮次,并获取解密轮次对应的第二提取密钥,根据第二提取密钥对接收的待解密数据进行解密生成最终解密数据。通过加密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待加密数据,根据加密轮次对尾轮和普通加密轮分开处理,同样通过解密模块接收待解密数据,根据解密轮次对首轮和普通解密轮分开处理,节省了处理周期,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解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加解密系统、数据加密方法及数据解密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加密是保障物联网数据节点数据安全的一种可靠的办法,数据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明文转化为密文,从而起到保护数据安全的作用,而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Encryption Standard,AES)算法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2001年制定的新一代分组对称密码算法。
现有技术中AES的加解密过程针对每一轮都采用相同处理,导致消耗周期长,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加解密系统、数据加密方法及数据解密方法,以减小AES算法加解密过程的耗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加解密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加密模块、解密模块和密钥扩展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和所述密钥扩展模块相连的存储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待加密数据、待解密数据和密钥,并将待加密数据发送至加密模块,将待解密数据发送至解密模块,将密钥发送至密钥扩展模块;
加密模块,用于确定加密轮次,并获取加密轮次对应的第一提取密钥,根据第一提取密钥对接收的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最终加密数据,其中,加密轮次中尾轮周期小于普通加密轮周期;
解密模块,用于确定解密轮次,并获取解密轮次对应的第二提取密钥,根据第二提取密钥对接收的待解密数据进行解密生成最终解密数据,其中,解密轮次中首轮周期小于普通解密轮周期;
密钥扩展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密钥进行扩展生成轮密钥,并确定轮密钥对应的索引值,将轮密钥和索引值发送至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用于接收轮密钥和索引值并存储。
可选的,加密模块还用于,将加密轮次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加密轮次生成第一提取指令,并将第一提取指令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确定与接收的第一提取指令匹配的索引值,将索引值对应的轮密钥作为第一提取密钥,并将第一提取密钥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第一提取密钥发送至加密模块;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提取密钥对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生成最终加密数据。
可选的,解密模块还用于,将解密轮次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解密轮次生成第二提取指令,并将第二提取指令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确定与接收的第二提取指令匹配的索引值,将索引值对应的轮密钥作为第二提取密钥,并将第二提取密钥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第二提取密钥发送至解密模块;解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二提取密钥对待解密数据进行解密生成最终解密数据。
可选的,加密模块,用于将最终加密数据发送至存储模块;解密模块,用于将最终解密数据发送至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最终加密数据和最终解密数据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芯光智网集成电路设计(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芯光智网集成电路设计(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4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