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5304.3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鲸鱼;周少华;丁德强;李娟;白诚;李源;王程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0/67;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大气 无线 复合 信道 模型 构建 方法 设备 介质 | ||
1.一种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包括水面大气几何损耗、水面大气阴影衰减、水面大气湍流效应和指向性误差的水面大气无线光信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计算,获取路径损耗、水面大气湍流效应下的光功率和指向性误差衰落系数;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水面大气湍流效应下的光功率和指向性误差衰落系数,构建复合信道模型参数;
基于所述复合信道模型参数获取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和/或接收端所获得的光信号的总功率,以此构建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大气几何损耗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θT为收发机间点对点光通信的光束束散角,d为链路长度,DR为接收机孔径大小,Lgeo为水面大气的几何损耗;
所述水面大气阴影衰减的计算公式为:
Latm=exp(-βλd)
其中,βλ是波长为λ的消光系数,其取值由包括大气分子的吸收效应、雨滴和气溶胶粒子的散射效应的因素共同决定,Latm为水面大气的阴影衰减;Lgeo和Latm均仅与d相关,合记为所述路径损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雨滴的散射效应中,雨滴对光波的衰减系数为:
其中,R表示降雨量;
在气溶胶粒子的散射效应中,气溶胶粒子对光波的衰减系数为:
αo=π∫r2Qou(r,λ,m)n(r)dr
其中,r为气溶胶粒子半径,n(r)为气溶胶粒子谱分布,Qou()为气溶胶粒子的消光效率因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水面大气湍流效应进行分析与计算以获取所述水面大气湍流效应下的光功率;所述水面大气湍流效应下的光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αGG和βGG为Gamma-Gamma分布的模型参数,Ia为所述水面大气湍流效应下的光功率,fGG(Ia)为所述水面大气湍流效应下的光功率的概率密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是光强起伏方差,该参数可通过大气折射率功率谱计算得到,且按照湍流强度和链路长度,的计算分为两种情况:
判断收发机之间的距离小于对应的弱湍通信环境下最大传输距离,则采用Kolomorov谱分析光强起伏方差,此时k是光载波的波数,是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d为链路长度;
判断收发机之间的距离超过对应的弱湍通信环境下最大传输距离,则采用Andrews谱分析光强起伏方差,此时l0是大气湍流涡旋内尺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大气无线光复合信道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指向性误差进行分析与计算以获取所述指向性误差衰落系数;所述指向性误差衰落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A0是与接收孔径、光束半径有关的系数,ξ表示接收端等效光束半径与指向性误差位移标准偏差之比,Im为所述指向性误差衰落系数,为所述指向性误差衰落系数的概率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53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