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6465.4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0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萧萧;蔡颖辉;杨传伦;车树刚;张心青;马娜娜;郭南南;蔡倩倩;傅英旬;苏士岗;田杰伟;潘冬梅;孔凡衡;司更花;王秀芝;和富明;冉新新;王红霞;张伟;陈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0G32/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浩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酸 不动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于2022年1月1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4322。实验表明,该菌株能稳定降解二苯并噻吩生成2‑羟基联苯,不损失原油的的燃料值,对DBT降解率高、耐受性强,原油脱硫处理时可耐受较高油水比和处理温度,并且还可以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表现出明显的乳化降粘的效果,具有驱油、降低原油粘性、增大菌剂处理的接触面积等优点,本发明所述的乙酸钙不动杆菌的发现,拓宽了原油脱硫菌的品种,有助于加快生物脱硫(BDS)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在原油脱硫和环保技术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作为主要能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被大量使用。然而,由于硫元素占原油质量的0.03-7.89%之间,是除碳、氢外,最多的成分,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排入到大气中后会以酸雨的形式降落下来,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同时腐蚀植物,破坏生态环境。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不断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日益严苛的法规来控制成品油的硫水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环保的石油脱硫技术来解决当前石油硫含量高的难题。
高硫原油具有硫含量大,成分复杂,粘度高等特点,直接对其精练成本高,且脱硫不完全。如果在原油冶炼前将硫含量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就可以大大降低下游处理压力与成本。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脱硫法相比,生物脱硫法(BDS)所需操作温度和压力均较低,且能有效去除杂环类有机硫,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是高硫原油的重要组成,二苯并噻吩在原油中的含量大,且去除困难,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因此,在石油脱硫的研究中常以DBT作为模型化合物。在环境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石油的生物脱硫势在必行。因此,从自然界中采集和分离脱硫菌株,并筛选出合适的原油脱硫菌,不但能够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己经发现许多微生物,如红球菌、假单胞菌、戈登氏菌、棒杆菌、分支杆菌和节杆菌等,它们能够沿着硫专一途径降解DBT,它们不打开这些含硫化合物的苯环结构,因而保留了燃料的热值,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虽然目前已经分离出很多能够用于石油BDS过程的菌株,但是距离原油BDS的商业化应用还存在种种限制因素,比如首先原油具有硫含量大,成分复杂,对脱硫菌有毒害作用,影响了菌剂活性与寿命;其次原油开采运输过程中往往温度较高,抑制了生物脱硫的活性;第三,原油粘度大,微生物作用时难以完全接触,降低降解效率,因此虽然已经分离出很多原油脱硫菌株,但是还需继续拓宽原油脱硫菌的品种,开发对原油毒性、温度有较高耐受性,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增大接触面积的高效脱硫菌株与方法,加快生物脱硫(BDS)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乙酸钙不动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对高硫原油具有明显的脱硫及乳化降粘的效果。
本发明从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石油焦和储油罐底泥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YJY22-13。
本发明所述菌株筛选方法:将上述样品分别在30-50℃条件下,依次经含有0.1mmol/L、0.2mmol/L、0.3mmol/L、0.4mmol/L、0.5mmol/L的二苯并噻吩(DBT)的液体无机盐基础培养基进行梯度驯化培养2~3天后,在含有相应浓度DBT的固体无机盐培养基上分离单菌落,尽可能获得耐高温且耐受DBT浓度高单菌落,对最终获得的单菌落进行DBT效果验证与代谢途径验证,其代谢途径鉴别方法如下:将在含DBT的液体基础培养基培养2~3天的菌液离心除菌体,取上清液并将其pH调至8.0,加少量Gibb's试剂,呈现蓝色说明培养液中有DBT降解后的2-羟基联苯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6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积雪草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及应用
- 下一篇:有序充电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