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7264.6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宝帅;张忠文;索帅;李新梅;步衍江;张鲁宁;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D3/64 | 分类号: | C25D3/64;C25D5/1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刷 ag 合金 液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电刷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镀液体系包括以下含量的成分:10‑40g/L硝酸银、1‑10g/L可溶性镍盐、10‑60g/L钨酸盐、80‑150g/L 5,5−二甲基乙内酰脲、20‑60g/L柠檬酸钠、10‑50g/L乙酸铵和0.1‑1g/L 2,2′−联吡啶,溶剂为水。本发明在电镀银镀液中添加镍离子和钨酸根离子,结合脉冲反镀技术,在正电位沉积银,在反向电位沉积钨酸根离子,还原出金属钨,实现了Ag‑W合金的共沉;可获得纳米银为主的镀层,硬度优于传统的直流电镀银镀层。本发明通过少量的钨的加入,能够显著细化镀银层的晶粒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刷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银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在所有的金属中银的导电性能最好。除此之外,金属银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及耐蚀性,在大多数有机酸、强碱及盐溶液中也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基于银的这些优良特性,制备银涂层在涂层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银镀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导电金属镀层。常规的银镀层采用氰化物络合剂,然而,出于环保和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无氰镀液体系是目前的努力目标。但目前无氰镀液制备的镀层同氰化物镀液制备的镀层相比,存在硬度低,耐磨损能力不足,耐烧蚀能力差等缺点。如果通过调配电镀溶液成分及工艺获得含有钨的纳米银镀层,不但可提高镀层的硬度,更能大幅度提高耐磨性及耐烧蚀性能,在导电镀层制备领域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电刷镀工艺是电镀的一个分支,相比连续直流电镀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例如在刷镀过程中,电刷头的机械运动可打碎晶粒的连续生长过程,因此有更强的细化晶粒效果,甚至可以获得纳米晶镀层。
由于银自身的电位很高(+0.799V),其他金属的电位较低,例如(钨为-1.05V,钼为-0.22V),因此银和钨、钼等的共沉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一方面钨等这类元素不能直接被电镀沉积,只能通过铁族元素(Fe、Ni、Co)共沉实现。另外由于银的电位高,很容易导致沉积快而不容易获得纳米晶。因此如何用电刷镀获得具有纳米结构银钨合金镀层,除了要有合适的络合体系,更要有合适的电刷镀工艺。
目前相关的报道大多聚焦在单质银镀层方法的工艺及方法,例如专利200510023573、专利200710009207、专利20010009208都涉及到不同的无氰镀银工艺方法,专利CN103540978A则涉及到一种碱性无氰电镀Ag-Ni合金的方法。基于目前的研究,涉及到采用电刷镀制备Ag-W合金镀层的技术很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的应用,通过引入脉冲反镀工艺,实现用电刷镀方法获得纳米银钨合金镀层。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包括以下含量的成分:10-40g/L硝酸银、1-10g/L可溶性镍盐、10-60g/L钨酸盐、80-150g/L 5,5−二甲基乙内酰脲、20-60g/L柠檬酸钠、10-50g/L乙酸铵和0.1-1g/L 2,2′−联吡啶,溶剂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Ag-W合金镀液体系的pH为7-9;采用氨水或硝酸调节p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氰电刷镀Ag-W合金镀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硝酸银、硫酸镍、钨酸钠、5,5−二甲基乙内酰脲、柠檬酸钠、乙酸铵和2,2′−联吡啶,用去离子水配成溶液,用氨水和硝酸调节pH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镀液体系在无氰电刷镀Ag-W合金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镀的基体为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7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棉纱用卷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瑞卢戈利片芯及片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