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平面电极、使用方法及多功能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7656.2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尚鹏辉;马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
主分类号: | G01R31/16 | 分类号: | G01R3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唐莉梅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固体 材料 沿面闪络 研究 平面 电极 使用方法 多功能 测试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平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指形电极、第二指形电极、电极底板、电极底座,所述第一指形电极、第二指形电极设置在平面电极顶部,第一指形电极、第二指形电极之间用放电间隙隔开,所述电极底板与第一指形电极、第二指形电极、电极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平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指形电极和第二指形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平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底座整体为螺栓结构,与电极底板中部的螺丝孔连接,通过逆时针旋进和顺时针旋出来调整顶部与试样之间的距离,将试样与指形电极接触面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平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指形电极和第二指形电极的底部通过滑轨与电极底板相连接,通过左右移动第一指形电极和第二指形电极调整放电间隙。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平面电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试样及电极进行预处理:将试样和指形电极进行超声振荡清洗,清洗干净后包裹并连接接地线放入干燥箱干燥;
(2)预处理后将指形电极通过滑轨与电极底板连接,第一指形电极和第二指形电极分别向左右滑动将放电间隙调整至最大,将待测试样放置在电极底板的试样测试平台中央;
(3)向中心滑动左右指形电极,调整放电间隙,使试样待测点位位于放电间隙中间;将电极底座逆时针旋进电极底板,将待测试样抵在电极和电极底座之间预紧;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左右指形电极顶部的接线端口接入正负极高压测试线;
(4)滑动左右指形电极将放电间隙调整至预定值;进一步逆时针旋进电极底座,将指形电极、待测试样、电极底座三者紧紧固定;检查指形电极与试样接触面有无气隙,酌情调整;
(5)检查无误后,固定在试验罐中,准备进行闪络测试。
6.一种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多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接线柱、霍尔电流传感器、限流电阻、高压电源系统、示波器、气瓶、制冷系统、真空系统、试验罐,所述高压接线柱与试验罐连接,所述高压接线柱、霍尔电流传感器、限流电阻、高压电源系统四者依次通过高压导线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与示波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气瓶与试验罐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制冷系统与试验罐通过导线管连接,真空系统与试验罐通过导线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固体材料沿面闪络研究的多功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罐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电极、石英加热棒、喷淋系统、机械臂及高速相机系统、非接触式电位探头、接地端子,所述石英加热棒设置在试验罐顶部右下方,所述高压接线柱通过高压导线与平面电极连接,所述喷淋系统设置在试验罐顶部正下方,所述机械臂及高速相机系统设置在试验罐顶部下方,所述非接触式电位探头设置在平面电极上方,所述接地端子通过高压导线与平面电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未经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76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喷雾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卷绕结构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