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子多重性测量装置3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8735.5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黎素芬;蔡幸福;霍勇刚;张全虎;李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G06F30/27;G06N3/12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黄汉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多重 测量 装置 base sup | ||
1.一种中子多重性测量装置3He计数管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测量腔的大小需求φA×B,其中A为测量腔的直径,B为测量腔的高度,确定探测效率δε的需求值;
步骤S2,建立3He计数管适配方法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函数,
min L×N
其中,L为3He计数管的长度,N为3He计数管的数量,ε为通过MCNP仿真计算的探测效率值,di为确定的计数管间距的取值,j为布局方法对应的圈层数;
步骤S3:根据测量腔的直径,确定3He计数管的数量范围为[Nl,Nh],其中,Nl为计数管数量的下限Nh为计数管数量的上限Ni为每次计数管数量的取值;
步骤S4,根据测量腔的大小,先确定3He计数管长度的取值范围为[Ll,Lh],其中,Ll为计数管长度的下限,且Ll=0.75B,Lh为计数管长度的上限,且Lh=1.25B,Li为每次的计数管长度取值;
步骤S5,确定可选的布局方法的集合{p1,...j};
步骤S6,根据3He计数管直径,先确定3He计数管间距的取值范围为[dl,dh],其中,dl为计数管间距的下限,取dl=1,dh为计数管间距的上限取dh=1.6A,di为每次的计数管间距取值;
步骤S7,生成初始种群,初始种群的规模大小为pop_size迭代次数为T,初始种群P(t)=pj,Ni,Li,di,t=0,对个体中存在基因缺失的个体进行基因补偿;
步骤S8,根据目标函数对个体的适应度函数f(x)=min L×N进行计算;
步骤S9,把种群的每个个体用约束方程N(1+di)≥3.2×j×A进行判断,删除不满足约束的个体生成P'(t);
步骤S10,把P'(t)=pj,Ni,Li,di作为输入项组合输入MCNP模型,并通过MCNP进行模拟,判断探测效率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有ε<δε,删除不满足约束的个体生成P(t);
步骤S11,把P(t)按照适应度值进行升序排列;
步骤S12,将适应度最小的个体提取至G(t),并保存至信念空间;
步骤S13,确定调用算子条件,判定随机参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大于预设值,则调用交叉算子进行交叉运算,否则调用变异算子进行变异运算,并将所生成的新个体与满足约束的老个体形成新的种群中,保证满足种群规模pop_size满足要求;
步骤S14,判断t=T是否成立,即满足迭代次数,如果不满足,t=t+1,并返回S8,如果满足则转到S15;
步骤S15,输出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作为适配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子多重性测量装置3He计数管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为,判断|G(t)-G(t-1)|≤a%G(t-1)是否成立,即满足代间适应度值变化小于等于设定值a,如果不满足,t=t+1,并返回S8,如果满足则转到S15,所述设定值a满足0.1≤a≤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子多重性测量装置3He计数管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为,判断|G(t)-G(t-1)|≤a%G(t-1)或t=T是否成立,即满足代间适应度值变化小于等于设定值a或满足迭代次数,如果不满足,t=t+1,并返回S8,如果满足则转到S15,所述设定值a满足0.1≤a≤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87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