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8748.2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0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科钤;沈如意;丁建宁;程广贵;王伟;王振旭;王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1P5/20;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蒋华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效应 节能 高效 冲击 射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该方法基于射流测速实验装置,所述射流测速实验装置包括支架、风机、PIV系统和玻璃板,包括以下步骤:S1、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和工况参数的设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器来研究雷诺数(Re)范围为3462‑6125和归一化的间距H/D为0.25时,计算流场内的背压分布,并得出模拟数据曲线;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节省冷却工艺的物理空间,大大降低用电等能耗成本和废气排量,进而大幅提升换热效率,因此,背压效应的合理利用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还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避免了现有冷却工艺换热效率低及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
背景技术
对需急冷的大尺寸靶板,如平板玻璃、发动机叶片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风机消耗较多的电能以达到快速降温的功效,严重消耗着我国有限的能源资源。由此可见,解决冷却工艺中能耗大、换热效率低的问题迫在眉睫。本发明针对冷却工艺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冷却工艺只能够存在换热效率低及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该方法基于射流测速实验装置,所述射流测速实验装置包括支架、风机、PIV系统和玻璃板;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做上下运动的气仓,所述气仓和玻璃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气仓经上下主进风管与风机连通,所述气仓的上端设置有具有气孔的气孔板,所述玻璃板和气孔板之间形成观察区,其中气孔至玻璃板为H,气孔的直径为D,所述观察区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PIV系统位于观察区外并用于对准观察区,实现对观察区的拍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和工况参数的设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器来研究雷诺数(Re)范围为3462-6125和归一化的间距H/D为0.25时,计算流场内的背压分布,并得出气孔附近流场背压分布云图;
S2、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和工况参数的设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器来研究在雷诺数(Re)范围为3462-6125和归一化的间距H/D为0.25-1.25时,计算气孔出口的轴向速度分布和气孔附近玻璃板近壁面切向速度分布,得出数值模拟曲线;
S3、通过射流测速实验装置实验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得出实验结果,并验证步骤S2;
S4、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并在高温下对玻璃板淬冷仿真模拟得出仿真结果,并与步骤S3的实验结果相互验证。
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其中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S1.1、建立一个冲击射流的物理模型,下半部分是流体域,上半部分是以玻璃板为组成材料的固体域,空气通过气孔板的气孔垂直冲击玻璃板;
S1.2、计算域划分网格,对流体域及玻璃板区域进行网格细化;
S1.3、设置边界条件,包括空气以不同的质量流量喷射,入口温度设定298K,湍流强度设定5%,流体域内壁面是绝热的,没有滑移,流量出口指定为压力出口,流量出口的压力与环境压力一致,玻璃板的下表面指定为流固耦合边界条件,其余指定为对流换热系数边界条件;
S1.4、设置归一化的间距H/D为0.25,雷诺数(Re)分别取3462、5326和6125,计算流场内的背压,并得出气孔附近流场背压分布云图。
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其中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8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