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糊精聚轮烷的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0448.3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奚桢浩;王杰;赵玲;徐益升;窦垚;张雪鑫;蒋杰;李锦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L87/00;C08G83/00;C08G7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糊精 聚轮烷 聚酰亚胺 柔性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环糊精聚轮烷的聚酰亚胺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含有二胺单体的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加入β-环糊精,充分搅拌得到含有被环糊精包合的二胺溶液;
(2)向步骤(1)制备的二胺溶液中加入二酐单体,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3)向步骤(2)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与脱水剂进行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溶液,然后将聚酰亚胺溶液在低分子醇中沉淀,烘干,得到聚酰亚胺颗粒;
(4)将步骤(3)得到的聚酰亚胺颗粒溶于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经过过滤、脱泡、涂覆成膜、溶剂烘干,得到所述基于环糊精聚轮烷的低介电无色透明聚酰亚胺柔性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低分子醇为甲醇或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为共聚复合聚酰亚胺,其结构通式如化学式(1)所示:
其中X为单环、多环式脂肪族结构的四价有机基团,Y1为单环、多环芳香族结构的二价有机基团,Y2为含氟的二价有机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二胺单体包括含氟二胺和芳香族结构二胺;步骤(2)中所述的二酐单体包括脂肪族二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酐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
上述化学式(2)中X1选自下述基团中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结构二胺由以下化学式(3)表示:
上述化学式(3)中Y1选自下述基团中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二胺由以下化学式(4)表示:
H2N-Y2-NH2 (4)
上述化学式(4)中Y2选自下述基团中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过程中涉及的氨基总量与酸酐基总量的摩尔比为1:(1.02~1.1),其中含氟二胺的氨基数在总的氨基数中所占的摩尔百分数为4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方法包括:将聚酰胺酸溶液均匀涂布到基板上,得到湿膜,在80℃、真空条件下持续加热4~12h,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溶剂进行干燥固化;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置于水中0.5h~3h后,将柔性薄膜取下,最后在70℃~150℃的条件下干燥0.5h~5h,得到的聚酰亚胺柔性薄膜。
10.一种基于环糊精聚轮烷的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04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超窄边框金属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曲轴传动式拉链制造用自动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