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0475.0 | 申请日: | 202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欣;卢祥国;曹伟佳;杨东升;高建崇;崔天宇;孙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7/28 | 分类号: | B65B7/28;B65B31/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聚驱油剂 物理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1、量取含聚驱油剂样品并分别放入不同的玻璃瓶内,此时瓶盖处于未拧紧状态;2、将真空泵负压输出口与真空容器输入口连接,真空容器卸压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真空容器与外界空气隔离;3、将氮气瓶输出口与真空容器卸压口连接,此时氮气瓶输出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4、打开真空容器上盖,将装有含聚驱油剂样品且未拧紧瓶盖的玻璃瓶放入容器内的承样架上,关闭真空容器上盖,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停泵后打开氮气瓶充氮;5、打开真空容器上盖,将玻璃瓶的瓶盖拧紧,再将其放入恒温箱内储存备用;6、含聚驱油剂性能测试。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除氧储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主力油藏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双高”开发阶段,化学驱、调剖和堵水等措施已经成为油田“稳油控水”重要技术手段。含聚驱油剂或调剖堵水剂是实现上述措施的重要物质保障,但含聚驱油剂或调剖堵水剂中所含聚合物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链易受到机械剪切和化学分解的影响而发生断裂,进而导致聚合物视粘度降低,驱油效果变差。在化学分解作用中,氧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矿场配制含聚驱油剂的溶剂水需要除氧,室内进行含聚驱油剂样品时间稳定性评价时不仅溶剂水需要除氧而且样品必须储存在厌氧环境中。
现有的含聚驱油剂稳定性评价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普通玻璃瓶或塑料瓶存放样品,或采用安瓿瓶封存样品。前者未除氧直接存放,样品易受到氧分解作用的影响。后者采取火焰灼烧、熔化和封闭安瓿瓶上部玻璃入口,该技术实施难度较大,操作人员必须经历专业培训,同时安瓿瓶为一次性耗材,成本较高。此外,高温可能造成安瓿瓶内含聚驱油剂中聚合物发生热分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除氧储存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量取含聚驱油剂样品,并分别放入不同的玻璃瓶内,此时瓶盖处于未拧紧状态;
步骤二、将真空泵负压输出口与真空容器输入口连接,真空容器卸压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确保真空容器与外界空气隔离;
步骤三、将氮气瓶输出口与真空容器卸压口连接,此时氮气瓶输出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四、打开真空容器上盖,将装有含聚驱油剂样品且未拧紧瓶盖的玻璃瓶放入容器内的承样架上,关闭真空容器上盖,启动真空泵3h~6h后关闭真空泵及与真空容器连接的闸门,停泵后打开氮气瓶输出闸门和真空容器卸压口闸门,氮气输入真空容器,直至压力达到大气压力为止,关闭真空容器卸压口闸门,保持容器内压力稳定;
步骤五、打开真空容器上盖,将玻璃瓶的瓶盖迅速拧紧,再将其放入恒温箱内储存备用,完成含聚驱油剂的抽真空除氧和储存;
步骤六、含聚驱油剂性能测试
定期量取除氧后并储存在玻璃瓶内的含聚驱油剂,测量含聚驱油剂黏度、油水界面张力和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并与未除氧储存条件下的含聚驱油剂进行性能对比。
进一步的,所述聚驱油剂黏度使用布氏粘度计测量,油水界面张力使用旋滴界面张力仪测量,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使用激光粒度仪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瓶也可使用塑料瓶代替,其自身高度不能超过抽真空容器深度的50%,以确保抽真空容器开盖(开启程度以方便人双手能够深入真空容器内拧紧瓶盖为宜)后容器内具有充足氮气避免外界空气与含聚驱油剂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含聚驱油剂物理除氧和存储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除氧储存效果好,同时消除了安瓿瓶火焰封口过程中高温引起的含聚驱油剂中聚合物发生热分解风险。其主要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0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